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素养

【作者】 白 多

【机构】 重庆市涪陵信息技术学校


【正文】

      当前,高中语文教育正进行新一轮的轰轰烈烈的改革。然而,随着高中语文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诸多问题日益显露,如语文教育到底应该教什么和怎么教才能摆脱高耗低效的状况?所有这些都使我们不能不反思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使我们对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进行再审视: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中需要补充哪些方面的新能力才能顺应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确保语文教育改革切实有效地进行?为此,本文特就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师能力要求作如下探讨:

  一、新课标、新教材的透析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广大高中语文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管理与运行的指南。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是由过去注重培养少部分高考精英向培养众多创新型人才转变,由过去以语文知识为本位向以学生为本位的方向发展,由那种统一的、硬性的教学管理模式走向开放的、探究的、灵活的课堂管理模式。所以,高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研究、解剖并实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能力,即通过研究,掌握高中语文教学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从“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层面掌握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从教学、评价、编写教材等三个方面感知实施要求,从而使引导学生学习、探讨、研究的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新课标更融洽。第二,我们要具备课程整体设计能力,即依据新课标和新教材对于高中三年语文课堂上教师准备教什么,怎样教;要求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现要做到心中有数;对教材如何均衡、选择与综合,从而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做到心中有底。第三,我们要有处理教材和选择内容的能力。因为,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具有为学生“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同时,它也给教师的教学留下了一个更广阔的自由发挥、自由创造的空间,允许教师把教材当作例子来处理,根据学生实际减少或者增添教材的内容,有意识把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学生引向现代化,未来化。如果一个语文教师不具备这些能力要求,那么他的语文教学活动无法与新课标的理念连接起来,无法与科学、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链接起来,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二、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能力

  在信息传播飞速加快、知识更新周期日趋缩短的二十一世纪,终身学习已日益成为一种需要和共识。所以,新时代的教师要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更应不断学习,从而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补充学术营养。语文教师更是这样:语文教师既要学有专长,精通本行,又要见多识广,视野开阔,成为博览群书、广泛涉猎的饱学之士,正如叶澜老师所说的“要经得起问”。同时,语文教师还应通过学习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相联、相缘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和掌握新时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了解学生的情感、情绪、思想和价值取向,从而更科学、有效地安排教学,使语文教学既遵循语文的特点,又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此外,新课标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师倘若自己都不善于学习,又如何能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授之以渔”呢?

  语文教师的学习能力,尤其表现在对信息的搜集、处理和整合应用上。作为一个教师,首先要具备信息搜寻能力,知道在哪里,怎么能查寻到需要的信息。其次,还要具备信息选择、鉴别能力,相对于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知识不足,知识经济面对的更多的是信息泛滥和杂乱无序,对于教育者和学习者说,会面临一个选择的问题,因为人生的有限性、课堂时间的有限性决定了必须选择和鉴别,分清楚哪些是有效信息,哪些是低效甚至负效,那些对现在有效,哪些对将来有效,从而达成教和学的最优化。再次,还要具备信息整合和应用能力,任何知识归根到底都要化知为能、化知为慧,就决定了教育者必须能把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经验世界、生活世界进行有机地整合,使学生既“学语文”,更“用语文”,形成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能力

  新的教育理念和新课标把当前的语文教师推到了一个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地位,要求教师具备开发、整合、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教育教学改革前进道路上的一场革命,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也是教育发展的一次机遇,是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换的一条通途。我们教语文不仅应当教会学生具体的语文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不仅应该教会学生从书本上获取知识,而且更应该让学生学会从社会生活、网络媒体等各个不同的领域获取知识。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教师得先更新观念,充分认识掌握信息技术对未来人才能力发展的必要性,把它灵活地运用于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不仅需要教师在角色上由过去的主导者转换为组织者和引导者,还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和不断摄取并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丰富的教学技能,否则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但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不是简单地把计算机作为教师演示的工具,而是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例如利用虚拟现实创设现有条件下不能生成的场景;利用多媒体的图形、图像、声音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构建知识;利用强大的网络功能让学生查阅所需资料等等。

  四、合作的能力

  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教师要教学生合作,自己首先要会合作。语文教师的合作能力大致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与同事的合作能力;与家长的合作能力;与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家的合作能力。以第一种合作为例。与同事的合作,首先是与本年级本学科教师的合作。语文教师应经常寻找机会与同行取得交流,将教学实践中碰到的困难或问题与其他语文教师进行商讨,以求得解决的办法。对有争议的本学科问题,可以先听听同行的意见,再作定夺。有些学校特别安排了集体备课时间,这样就更方便了。其次,与同事的合作还包括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合作。新课程主张突破传统的学科中心,强调建立学科教学之间的联系,倡导课程的综合化,这就必然要求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加强合作。

  总之,新课改的旗帜已经高高地飘扬在高中语文教学的阵地上了,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义不容辞地攻坚新堡垒,为社会培养、造就更多会思维、能创新的开放型人才。在课堂上,我们更多地注意探讨那些现代教育理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教学提供更丰富的物质资源,注重吸收科学、系统的教学思维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自觉与自主,广泛合作与交流,为学生今后能够适应社会、贴近时代奠定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