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点看法

【作者】 刘国涛

【机构】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坝中学

【摘要】语文课堂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这种形式的道德教育具有极强的文学性,趣味性,感染力极强,对学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补充。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本学科的有利条件,在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时,巧妙的施加以道德影响,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正文】

      所谓德育,指的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德育无论是在哪一门学科中,都占着主导地位。只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学生才能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以后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常言道:万丈高楼平地起。作为中学语文教学,更应该将德育有机地渗透于语文教学中。根据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的素养是渗透德育教育的前提

  教师的素养通常包括职业追求、文化内涵、教学个性。职业追求决定了教师的理想和信念。新课程要求教师把握教学互动的本质,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自己定位成合作者、组织者,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发展。只有让新课程理念深入到每一位教师的内心,才能内化到行动上,形成良好的素养。文化内涵就是教师必须具备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手段和人文精神。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教师原有的教学思想、方法、手段显得比较陈旧,要向书本、网络、同事学习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文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教学个性的教师利用自己的激情和智慧,通过实践、反思、提炼形成的个性。激情是一种真情,如果教师上课没有激情,那课就是一潭死水。智慧不是技巧,有智慧的教师在课堂上拥有游刃有余的自由度,从而真正做到亲切自然、循序渐进,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达到以教学个性启迪学生悟性的境界。教师新颖的教育教学观念、严谨扎实的教学作风、充分智慧与激情的教学个性必能成为建构有效教育的基础。

  二、精心备课,找准德育渗透的着力点,长期坚持

  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专研教材,多角度、多侧面分析教材,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如诗歌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文言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等等。这样德育教育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否则,生拉硬扯、牵强附会不仅达不到效果,只会让学生反感。同时要想让德育教育真正的达到效果,不流于形式化,就需要广大教师长期坚持,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教师的正确引导缺一不可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设定的德育目标,不仅可以开阔思维,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而且有利于发现学生思想上的一些偏差,便于教师对症下药及时地对学生进行道德观的教育。教师的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在日常的生活琐碎中忽视和淡忘了的爱国之情拾起来。通过学生的回答:爱国之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具体的小事上,顺势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尊敬师长等等这样你就做到爱国了。同时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为人师表,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对学生言传身教,这样德育教育才会真正有收效。

  四、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课堂教学应注意德育与智育的统一,把德育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例如,讲课文时,可使学生在学好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深入领会课文的内容,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还可以配上与课文相适应的资料,用朗读制造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更真实深刻的体会。这样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渗透,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十分有效的。

  五、在课外阅读中渗透德育教育

  课外阅读也是语文德育实施重要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可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课外读物,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激发学生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进而使他们在阅读中受到各方面的思想教育。

  六、在写作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为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课中的德育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作文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认识事物的习惯和能力,训练学生运用书面语言及一定的章法技巧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学生在整个作文的过程中,通过认真观察、感悟,必然会触发各种情感,对所写事物表达出一定的见解或评价,因此能收到很好的德育效果。

  七、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渗透德育教育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有博大精深的知识,高尚的师德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外,更应注重在社会实践中把德育有机地融入其中。入: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清明节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上街打扫街道,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参观禁毒图片展,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等等。

  总之,教师的职责一是教书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的,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补充和延续。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加强德育渗透,有效地做好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工作,这在当前以及今后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谢象贤. 语文教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3.

  [2]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8896.

  [3]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8896.

  [4]李冰等. 多媒体教学应用与教学改革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 2000,(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