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寻找文本落点,巧设随文练点

【作者】 李小梅

【机构】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柳池乡中心校

【摘要】课堂练笔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阅读教学的课堂练笔有别于传统的读写结合,练笔的内容更广泛,内涵更丰富。它打破固定的模式,让学生融入文本的角色之中,将个性化的解读感悟流淌笔尖。课堂练笔的关键在于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爆点,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
【关键词】课堂练笔;落点;练点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颁布给语文课程一个明确的定位——“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足见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同时新课标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目前,课堂练笔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道亮丽风景,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阅读教学的课堂练笔有别于传统的读写结合,练笔的内容更广泛,内涵更丰富。它打破固定的模式,让学生融入文本的角色之中,将个性化的解读感悟流淌笔尖。课堂练笔的关键在于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爆点,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

  一、在空白补充处丰富情感

  “补白”是一种艺术,更是课堂练笔的魅力所在。课堂教学中恰当的“补白”能够给孩子们的思维想象带来无限的驰骋空间。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利用文本“空白”,挖掘训练“泉眼”,寻找恰当的练点,启动学生的练笔情趣,见缝插针地引导学生进行个性补白小练笔。例如:《别饿坏了那匹马》一文,文章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赞扬了书摊主人——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深深感激之情。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内涵,学生不一定很快理解,即使理解了也不一定能理解透彻。教学本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堂练笔:“联系课文最后一个段落‘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过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萎焦黄的马草——前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马草!那匹马呢?甜甜地吃着我拔的马草的那匹马呢?我扭头冲了出来……’我突然间明白了……”课上,我抓住契机,让学生练写。一位学生如是写道:原来这一切都是“骗局”,一个善意的“骗局”,一个只不过为了能让“我”安心看书的“骗局”。真是用心良苦啊!另一学生这样写道:原来他家里根本就没有马!他为了我能安心看书,不必为马草卖不出去,无法换钱,失去看书的机会而担忧,不想让我白白地把这宝贵的光阴给浪费了。更何况借此也让我懂得要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读书的机会……再如:最近听一位青年教师执教《三顾茅庐》,在引导学生理解了“刘备求贤若渴,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后问:“面对刘皇叔的三次邀请,如此厚待,如果你就是诸葛亮,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请拿起笔写下自己的内心独白。”……这样的练笔设计,既体现了语文教学与文本、作者、编者对话的过程,又培养孩子们的想象、语言表达能力,更能使课堂教学收获更大的效益。

  二、在意象还原处让词语形象起来

  课文中有些重点词语,是语言形象、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聚集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像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感悟理解词语的情感内涵,让学生在词语与语境的沟通中,深入理解内容,深切感受情感。例如;教学《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时,就可以抓住“饱经风霜”来进行练笔:“请大家想一想,迎客松如何面对似火骄阳、纷飞大雪、凄风冷雨、雷轰电击?请你用几句话写出来。”学生交流自己的想象文字,引导他们借具体情境挖掘“饱经风霜”的内涵后进行造句训练,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不仅仅是抽象的意思,而是具体的形象,丰富的情感,这样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蕴涵和情感内涵的理解程度,还有效进行了具体叙述的训练,提高了学生读与写的能力。

  三、在情感喷发处积淀感悟

  有的课文段尾余意未尽,给学生留下了无限想象续写的空间。对于这样的文章,教师可指导学生沿着其主题思想,让学生开动脑筋去想象,进行课堂练笔,这既进一步深化了课文的主题,帮助学生消化了课文的内容,又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能力。如有位老师在教学《珍珠鸟》时,别出心裁地创设了这样一个练笔情境:老珍珠鸟非常担心飞出笼子的小珍珠鸟,着急地呼唤:“孩子,这么晚了,还不回来!你不知妈妈有多么担心你吗?快飞回笼子里来吧!”小珍珠鸟却流连于和“我”相处,安慰老珍珠鸟说:“妈妈,您别担心……”请学生接着往下写。学生在练笔的过程中,联系课文内容,再现了小珍珠鸟与“我”之间互相信赖、和睦共处的情景。在这样的语言实践中,促进学生深入地领悟了文章的主旨,提高了语言的运用能力。

  四、在技能迁移处鲜活运用

  运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迁移文本中的精彩表达方式,结合文本创设一种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情境进行练笔,能让语文运用鲜活起来。如教学《莫高窟》壁画一段;“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这段话采用了排比句式,具体介绍了壁画上的飞天,展现了莫高窟壁画的灿烂辉煌。课堂上,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手中的笔书写心中的“画”,学生们妙语连珠:“壁画上的飞天,有的手捧竹笛,吹奏乐曲;有的闭目凝神,侧耳倾听;有的双掌合十,默默祈祷……”“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模仿优秀作品进行写作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大家之作的灵气熏陶,提高文学修养,更重要的是在依葫芦画瓢的中,能感受作者在表情达意、谋篇布局、谴词造句方面的精髓,在模仿中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此外,在文本拓展处、精彩对话处……进行课堂练笔,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又是对文本意蕴的进一步开拓,从而丰满了文本的情感体验,为学生的习作练习开辟了另一蹊径,为学生抒发情感搭建了另一平台,为习作内容增添了无限精彩。

  课堂练笔有效地打通阅读与作文的壁垒,通过激发兴趣,降低难度,化整为零,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学生书面语表达能力训练,将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情趣相融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形成较强的书面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