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我心目中好的生物课堂

【作者】 黄加荣

【机构】 江苏省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正文】

      前段时间,本人参加各类生物公开教学活动和优课评比活动,关于如何上好一节好课,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网上搜索此词条,各种学术流派、观点可谓众说纷云。下面结合自己生物教学体会,我谈一些个人感想和想法。

  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学习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取决于学生是否有效的学习。因此,学生学习活动的表现以及经过学习活动后得到的结果势必成为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失败的关键要素。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我个人认为,要上好一节生物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与教师的教学密切相关,教师不能以自己预设的教学方案和思路去取代学生的思路,更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而应该以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去参与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例如,中学生物人教版中脂肪的鉴定取材是花生子叶,用苏丹三或苏丹四染色,必须借助显微镜的观察。然后,很多老师教条主义认为脂肪鉴定必用显微镜给学生误导。像烧菜的食用油做实验材料就不需借助显微镜来观察。

  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保持有效的互动传统课堂教学中,通常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和感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从而抑制了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发展。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师生交流互动、共同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但是,这种交流是基于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互动基础上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实现有效的互动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密切相关。如果教师创设的问题与布置的作业大多数是回忆、描述事实、教学的判断和教学程序性的,或一味纯模仿性的,那么这样的问题与作业很难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真正的交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创设一些具有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的或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与讨论话题,才能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第二.交流应是双向的。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或小组讨论,在完成问题回答后,教师应给予有效的反馈,而不是仅仅简单地判断学生回答的对与错,或简单地予以更正。教师的介入行为应是: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完整,则一定要给予明确、积极的评价。如果学生回答不周、不足甚至错误,则要引导其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或指导学生弄清楚回答的根据和理由,通过再思考修正先前的回答;或要求学生补充或修正他人的回答。教师这一行为介入,有助于发展学生评价、判断和交流的能力,有助于他们建构知识。好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主体的过程,它通过多样、丰富的交往形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

  三、教学过程应为学生留下充足的发展空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本来应该由学生自己完成的活动只是走走过场,没有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留下空间。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过程中应该留给学生充足的发展空间。课前,动员学生收集、整理有关的信息,争取能在课堂上展示。新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较多,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尽可能多地开设探究实验,让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生物学研究的艰辛,并从中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例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课时,有这样精彩的预设和生成:

  师:观察教材本节渗透现象示意图,讨论该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存在哪些不足?可以怎样改进实验装置?(预设问题,留有生成空间)

  生:说明烧杯内的水进入了蔗糖溶液。

  师:蔗糖溶液中的水能否进入烧杯中?(引发思考)

  生:能,只是从烧杯内进入蔗糖溶液的水比从蔗糖溶液进入烧杯的水要多。(学生自主构建知识)

  师:教材渗透现象示意图中在什么情况下液面不再升高?(引发思考)

  生:当从烧杯内进入蔗糖溶液的水和从蔗糖溶液进入烧杯的水一样多,即水分通过半透膜的进出达到平衡时。(学生自主构建知识)

  师:该实验存在哪些不足?(引发生成)

  生:渗透速度较慢,缺少对照实验,未画出长颈漏斗的支架,……(学生积极生成)

  师:渗透速度较慢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师把握生成,引发新的生成)

  生:装置内外的浓度差大小,半透膜的性质,渗透面积……(学生发言踊跃,积极生成)

  师:如何设置本节教材渗透现象示意图中的对照实验?(教师把握生成,引发新的生成)

  生:用同样的器材另做一套装置,只是长颈漏斗内装入清水。

  师:如果用完整的鸡的卵壳膜作半透膜,现有蔗糖溶液、清水、烧杯、长颈漏斗、铁架台等器材若干,请你设法改进本节教材的渗透装置,使渗透速度更快,渗透现象更易观察。(创设情境,引发生成)

  生:学生议论、讨论、发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精彩生成)

  四、结合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教学任何教学活动都应该以教学目标的达成为起点和归宿。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潜能得以发挥。我们知道,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在于教师“教”得如何,而在于学生“学”得如何。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决策者和创造者,因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对教材进行研究的同时,还应根据课改精神和课标要求,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使教学内容更加切合实际,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学目标的达成即教学效果应该体现在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上,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发展。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积极主动的跟进、共鸣、投入,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是否能使“优等生”“吃得饱”,让“慢生”、“后进生”“吃得了”。

  五、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自己及他人学习过程的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让学生独立思考,强调对思维过程进行反思,从而使学生在各个不同的层次上了解自己学习的程度,促进部分学生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同时,还要提倡学生对他人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以便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实践证明,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反思,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学科教学中开展课堂活动教学方式,姚利民教授认为,活动的有效性可从三方面体现:一是有效果,即这个活动能否完成整个预定的教学任务;二是有效率,即这个活动投入少,产出多;三是两者综合——有效益,这个活动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能让学生有情感体验,能力提高。

  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很好地贯彻新课改的理念,通过设计一些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但有时总体感觉是,学生的参与有了,课堂的气氛有了,活动有效性的三个方面却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如一位青年老师在讲授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这一内容是,设计如下的活动:把学生分成四个组,每一组分别了解格里菲思实验中的其中一组实验,然后分小组上台把教师准备好的写有每一组实验相关环节的纸张抽取出来并贴在黑板上的相应位置。白老师把这一活动称之为重现实验的过程。但是,我们知道格里菲思的这四组实验是紧密联系的,通过四组实验的相互对比,才能得出结论。把这四组实验硬生生地拆开来让学生去认识,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生物实验的设计没有任何帮助,也使得学生获得的只是零乱的知识点。因此,这一教学活动的安排肯定是无效的。

  六、通过教学活动的实施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经验和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是不断得到提高的,这不仅仅在知识方面,还应该体现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把课本知识准确地教给学生,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授之以渔”,不要“授之以鱼”。同时,在生物教材中有不少知识点可以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素材,教师要不断挖掘教材中、生活中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灵活渗透,将思想教育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做到“三个多一点”能有效地和学生沟通情感,从而创设愉快的环境。“多一点微笑”、“多一点尊重”、“多一点赞美”,教师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将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总之,一节好的生物课不仅要能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要能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的各项技能都有所提高。课堂是属于师生的,但最终应该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终身发展是课堂的灵魂。持以发展的观点评价发展中的教学过程的态度,使我们所倡导的好课标准,不是悬在师生头上束缚其自主精神、创新精神发挥的利剑,而成为教师提升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