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德育怎么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

【作者】 肖 刚

【机构】 贵州省余庆县龙溪二小


【正文】

      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今学生主体意识、自主意识、法律意识普遍增强,知识面广、思想活跃、信息丰富、成熟得早。如果老师不能跟得上形势,德育工作还是简单的灌输,重复的说教,粗暴的处罚,学生能听多少?能改正多少?“理多声大”常是班主任盛怒之下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表现。可你气归你气,他做还是如故,并且盛怒之下难免话不中听,甚至会用过激的语言、不理智的行为去伤害孩子的身心,反而让学生产生逆反情绪,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浇花要浇根,育人先育心”,这句话就说明了在德育中用“心”的重要性。在新时期,我认为德育的最好的途径就是架设一条沟通师生心灵的连心桥。苏霍姆林基说:要是一个孩子向你说了心里话,你的教育工作就是有了很大成绩,但是以后情况如何,在极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怎样看待你和感受你对他心灵所做的合乎人性的触动。其实,教师的的工作是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撞击、爱与爱的融洽的心理艺术工作,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不触及学生内心的德育是很难成功的。那么,在德育中怎么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呢?我认为:

  一、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础

  班主任想要教育好学生,要想学生健康成长,了解学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了解学生的方法很多,我通常采用聊天、谈心的方法。我们班的凌小锋是全校的问题生,在学校可谓“臭名远扬”,以前的班主任对他毫无办法。在四年级的的一次数学课上,他在座位上小便用矿泉水瓶装给邻座的女生喝……班主任和学校领导叫家长共同教育,但一段时间后,他依然如故。“承认错误,坚决不改”这是老师对他的评价。六年级,我接手这个班后,没有把他当差生。开学之初,我就给全班同学布置了“新学期的期望”,让全班同学谈谈新学期自己对纪律和学习的期望,从交上来的本子上面,我看见凌小锋同学写到:在新的学期,我希望能不被老师批评,不用叫家长来学校……我很想做一名好学生,但我从小有多动症,我希望老师能给时间给我改正,相信我能做好。这哪是个问题生啊!我决定用这个机会去找他聊聊。在教师办公室里,我用一个灿烂的微笑迎接他的到来,他竟然楞住了,或者他没有想到老师会给他微笑,或者以前的老师从来没有给过他微笑。我们在聊天中根本没有感觉到他“坏”在哪里,我发现他虽然学习成绩不太好,但还是比较懂事、爱干净且自尊心还比较强。我适时地告诉他,你没有多动症,你刚才跟老师谈话的一个小时里根本就没有怎么动过,不要为自己犯错误找借口。这时他羞红着脸低下了头,小声地说:“其他老师都说我有多动症,我上课总会不自觉地动其他同学……”我及时纠正了他的说法:“你上课动其他同学是你上课不够认真、无心向学的表现,这跟多动症没有关系,老师相信你以后一定能改正过来,成为好学生!”之后,我又经常找他了解他学习、生活、家庭等情况,知道了他因为自身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家庭又放任不管,被学校投诉后他爸爸就会狠狠地打他。他自己干脆就放任自由,觉得什么都没有所谓。了解到这样的情况,我给他正确的价值观的教育,走进他的心里。凌小锋完全改变过来了,语文课上能专心听讲,作业依时完成,纪律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才可以教育好学生!

  二、爱是理解的别名,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

  要想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现代教育家夏丐尊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是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最重要的品德。可见“爱”对于育人是多么重要。当然每个老师对爱的理解不一样。我认为爱首先得是理解,只有理解、尊重学生,深入学生的心灵才谈得上爱。作为教师,不能单纯地以学习成绩将学生分为“优等生”、“差生”,而应把学生当作有独立性的个体。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积极主动地与学生沟通。学生并不分好差,仅仅是各方面禀赋有所不同而已。从上所谈,了解学生是迈进学生世界的第一步,细心发掘每一个学生尤其是成绩偏低学生的优势及长处则是重要的第二步。我们常听到一句话“不是世界缺少美,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差生,我总会去了解他们为什么会成为差生:我们班的童孙同学语、数、英成绩都比较差,我开学之初,便找到了他。这是一个蛮机灵的小孩,闪着智慧的双眼,见到我害羞地笑了笑,我就跟他聊起了他的兴趣、爱好。他说他特别喜欢体育,是学校的篮球队员,我便从他喜欢的篮球聊起,他看我对篮球也这么感兴趣,一时他以为找到知音,津津有味地讲他如何练习篮球,我告诉他:什么事情只要认真去学就一定能学好,他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从那以后,我经常鼓励他,帮他找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他的成绩逐步提高,各方面的表现也有了很大的好转。教师的理解,鼓励,能唤起孩子的自信,有时甚至成为学生人生道路转折的契机。激励的爱,使人总有一种做得更好的欲望。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其不断进步。不失时机的地表扬、鼓励,能让孩子体验成功的感觉,从而克服自卑、丢弃消极情绪,积极、乐观地成长,从而让他们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三、以心交心,德育无处不在

  德育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就像空气,存在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学生在校的每一分钟,都是我们开展德育工作的好时机。清早,教育学生珍惜光阴,抓紧晨读;课间,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文明休息;午餐,要求学生有序就餐,爱惜粮(下转第14页)(上接第15页)食;放学,鼓励学生自觉打扫,互帮互助……课堂教学,更应全程渗透德育教育,充分发挥每一门学科的德育功能。如:小学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一篇篇文章,或是对真、善、美的颂扬,或是对假、丑、恶的鞭笞,或是作者高尚人格的写照,或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其间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语文课中渗透德育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我们可以在生字教学中巧妙渗透德育。如教学“林”这个字的书写时,教师可以及时启发学生:“林”的左边“木”末笔改捺为点是为了让右边的“木”舒展开,如果两个“木”都不做变化,硬要挤在一起就会影响字形的美观。我们做人也要这样互相谦让,团结友爱。又如教学“勤”、“懒”两个字时,可以借机引导学生树立“勤劳光荣,懒惰可耻”的思想意识。教育要从小事做起,在教育中要时时处处渗透德育教育。作为教育者的老师,我们要自觉地成为学生的朋友,并能在学生面前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学生产生信任感。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大多只会享受爱,不会付出爱,以自己为中心,心中无他人。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局限在自己狭隘的小圈子里,生活上不会幸福。付出爱,才能得到爱,支持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支持,工作上也会一帆风顺。我们在教育上就应该多走进学生中间,多留心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好的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去发现学生的不良的思想行为和不良风气。并能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总之,德育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科学。做好德育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用心去发现德育的最佳时机,德育工作一定能做好。德育之花一定能灿然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