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析“骨法用笔”对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影响

【作者】 徐 洁

【机构】 重庆江津区第八中学

【摘要】谢赫“骨法用笔”的提出对于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在造型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以唐代仕女画家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为切入点,结合其用线特点,探讨及总结“骨法用笔”在工笔人物画中的作用,对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以及教学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骨法用笔”;工笔人物画;影响
【正文】

       一、何谓“骨法用笔”

  (一)“骨法用笔”理论的提出

  “骨法用笔”由南齐谢赫提出。谢赫(公元479502年),南齐著名的宫廷画家和绘画理论家,他在《古画品录》【9】中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绘画理论中的法则,针对人物画提出了艺术创作之“六法”, 即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其中“骨法用笔”对中国传统的工笔人物画产生了深刻的美学意义。

  (二)“骨法用笔”的含义

  1

  “骨法用笔”或“骨法,用笔是也”,是说所谓骨法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笔法。谢赫使用的“骨法”与书论上用的“骨”字不同,如“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笔阵图》)等,指的是力量、笔力。而谢赫使用的 “骨法”则已转向骨力、力量美即用笔的艺术表现了。当时的绘画全以勾勒线条造型,对象的结构、体态、表情,只能靠线的准确性、力量感和变化来表出。因此他借用“骨法”来说明用笔的艺术性,包涵着笔力、力感(与书论“善笔力者多骨”相似)、结构表现等意思在内。

  2

  所谓法,是指艺术创作的法则与规矩; 即在中国画中的笔法与墨法。中国画的笔法也就是用笔,在工笔人物画中实即用线。

  3 用笔

  用笔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部分。用笔要有力度,有骨气,心随笔转,意在笔先,讲求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等变化,以表现物体的质感。谢赫在“六法”中提到的“骨法用笔”包含有关于绘画对象的形体结构认识,一定的法以及用笔方法的内容。它要求在绘画过程中,用笔要有骨法,有内在的力度。

  二、线是承载“骨法用笔”的必然手段

  工笔人物画以线为骨,堪称“无骨不立”。

  (一)运用线提炼骨

  工笔人物画以线造型,线是骨架是灵魂,纯粹以线造型就要求线要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审美性。线描在工笔人物画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但要完成对对象外部特征如形体的大小、曲直、部位和比例的表现;还必须以线条本身的艺术变化去体现对象形态与构成的力度;运用不同性质的线去反映物象不同的质感、气度和神态。工笔人物画利用线作为人物造型的基本骨架,明确肯定的概括表现了人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和形体质感,并且具有强化内在神态特征的功能。也就是达到了运用线提炼出绘画对象的骨。

  (二) “法”要有线可依

  在工笔中会更重视笔法的基干作用,为此创造了十八描。笔法或墨法服从于形象的结构质感、量感与神情。线条具有很强的概括能力,造型时可以舍弃一切繁乱复杂的细节,提炼出能表现对象结构的线组,能准确、生动迅速地表现形体,有效地突出其特征,达到画面整体效果的和谐,因而线的组织及其形状的变化直接决定了画面的效果和装饰性结果。

  三、“骨法用笔”对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影响

  (一)气韵的表达

  “六法”中第一即是“气韵”。 “气”,是指自然宇宙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韵”,指事物所具有的某种情态。气和韵都和“神”相关,故有神气,神韵之说。艺术作品神形兼备,即为“气韵”。气韵,隐藏在背后,无法用感官感知,是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灵魂,是我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重要表现形式。

  (二)生动性的塑造

  工笔画表现的手段,主要靠线的透视结构来表现物象的形体及空间感,只要把物象形状透视画准,前后穿插结构交待清楚,就能引起立体空间的联想。线的前后穿插、疏密、对比、排列组合的平面艺术效果如何也很重要。线的风格,组合形式是主要因素。

  (三)例证分析:《虢国夫人游春图》

  唐代工笔仕女画是中国人物画高峰时期民族传统绘画的典范之一,它的发展演变与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六法论”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笔”和“色”是唐代工笔仕女画独特面貌形成的重要因素。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绢本,设色,纵51.8厘米,横148厘米),就是典型的代表。图中描绘的是天宝十一年,唐玄宗的宠妃杨玉环的三姐虢国夫人及其家眷盛装出游的场景。作品中人物内心刻画,通过劲细的线描和色调的敷设,浓艳而不失其秀雅,精工而不板滞。全画构图疏密有致,错落自然。人与马的动势舒缓从容,正应游春主题。图中用线纤细,圆润秀劲,在劲力中透着妩媚。设色雅富丽,具装饰意味,格调活泼明快。

 

 

 

 

 

 

  【图1】虢国夫人游春图  http://www.3arts.cn/painting/famous 中华书画网

 

 

 

 

 

 

 

 

 

 

 

 

 

  【图2】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http://www.3arts.cn/painting/famous 中华书画网

  在图【2】中可以看到用方直的线条表现硬如钢针的马的鬓毛,以及用苍劲重笔法写出马的形体特征。采用中藏锋,没有太大的粗细浓淡变化,用笔如“锥画沙”力求在自然而然,不见起止的平稳中求内含之力。线形的转折,力求圆韧如“折钗股”寓刚于柔中。

 

 

 

 

 

 

 

 

 

  【图3】虢国夫人游春图(局部) http://www.3arts.cn/painting/famous 中华书画网

  图【3】中无论用笔,用墨设色都体现出唐代人物画的精髓,用笔纤细。而又不却弹性,设色清丽艳明对质感的描绘把握非常贴切到位。唐朝的人物画更注重对象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刻画,其线描能根据不同物体的质感,变化力度与速度,风格趋于稳练坚实,用线工细劲健,画家以细劲圆浑、刚柔相济的墨线勾勒出画中人物形象,辅以柔和鲜艳的重色,塑造的人物形象端庄丰腴,情态生动。中国画家凭借对客观对象的感受,在轮廓线的基础上对形体结构的本体,以及内心的情感,以线的形式对形象进行反复的推敲琢磨,抓住对象的神态个性特征,组织线条,强化线条的审美,并将线提高到与书法用笔的“功力”上去品评。

  四、“骨法用笔”对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影响研究展望

  (一)研究“骨法用笔”对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影响,能够更好的促进工笔人物画创作

  艺术的发展当随时代,这也是清代著名的山水画家石涛和尚所提出的艺术理论。而赋予时代意义的艺术总是在创造性地继承传统,并且在与外界交流融合中成长发展。结构主义理论认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一切新事物都是旧材料的新配合,或者是旧事物的新变数。所以,“新创”离不开“旧范”,“旧范”就是“传统”,需要继承和借鉴,这是常识,现代工笔人物画也是如此,只有在继承传统的一些法则与技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整合,当代的工笔人物画才能够不断有新的发展与突破。

  (二)对高校工笔人物画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中国古代画家用线可以构筑起自然物的形、质和空间,映照出画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抽象的概括。在现代教学中可以以元代永乐宫壁画《朝元仙仗图》为例,启发学生体会铁线描“行笔从容凝重,压力均匀,线迹厚重而具有刚劲之气”,画家蒋兆和的《流民图》也可以成为学生学习人物画的典范。其行笔粗犷锐劲,其迹如架木垒柴,或莽山横枝,乱中见序,可谓典型的“柴笔描”特点。学生们了解了基本的描法和体味不同线描的形式美感后,除了大量临摹以外,就是对人物进行直接写生,这个环节的训练必须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情感专注地对不同形、质等进行艺术表现。刻画老年人物,线描运用可以更为大胆、直率、朴实;再现青年人用笔用线则可刚可柔,线描以流畅为主,特别是青年女性,还可以利用笔墨的浓淡变化表现出圆润、清丽、秀美的美感特质。在现代的中国画教学中应该加大笔墨基础训练的力度,其将更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将来在艺术上的纵深发展。笔墨基础训练最为关键的又是用笔用线的训练,在教学中始终坚持“骨法用笔”,突出线描的核心地位。

  (三)是传承”骨法用笔”的必然方式

  工笔人物画如果没有线在画面中的审美作用,中国画的特色就无从谈起,没有特色没有风格中国画存在就没有意义。工笔人物画自古就恪守“骨法用笔”的法则,造就了诸多巨擘名手,演化出诸多线条形态供人欣赏品味。圆劲内含的线条不仅具有约形束神之功用,详备物象形质之特性,更有独立于象外的自身的审美价值和意趣。

  当今的中国已经敞开了封闭的大门,世界也已经进入到了信息时代,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艺术的交流、交融、借鉴是如此地广范和深入,艺术的样式和审美的观念是如此地丰富。以至于我们的社会经济、文化、物质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我们的传统文化艺术也都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与裂变,从而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和审视我们延续千年的传统,承其精华,弃其糟粕,创造一个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新东方艺术。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在众多的画种中,可说是最为成熟的画种之一,其以线造型的特点成为传承“骨法用笔”的必然方式。

  参考文献:

  [1]邵洛羊.中国名画鉴赏辞典(新编本)[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6. 12

  [2]邵红.衍义的“气韵”中国画论的观念史研究——国学书库..书画论从[M]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10

  [3]凌利忠.历代中国画论通解[M] 上海画报出版社, 2006.3

  [4]杨涵  中国美术全集 [M]  文物出版社,   1986 .1

  [5]史鸿文.中国艺术美学[M]  中州古籍出版社著,2003.9

  [6]葛路.中国画论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曾景祥.工笔画技法解析[C]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6

  [8]谢赫 .《古画品录》[M] 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