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视障学生进校如何学习
【作者】 杨友芬
【机构】 贵州省黔南州特殊教育学校
在我国的特殊教育学校里,最常见的特殊学生大致可分为三类残疾——智障、听障、视障。各群体的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与普通学生差异较大。现在就以视障学生为例,谈谈视障生进校后是如何学习的。
所谓视障是指视觉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患者因为视觉敏锐度低或视野受损,以致无法达到正常视力,因而影响日常生活。视障又可分为全盲及弱视。因为视障,大多数有视障孩子的家庭大多不让孩子干活,时间长了,很多视障孩子渐渐失去了基本的自理能力,视障孩子也会在父母的长吁短叹中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这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负担。视障孩子需要有一个安全的环境,更需要得到人们的理解与尊重。
怎样让视障孩子融入社会呢?那就是把孩子送到特殊教育学校学习。孩子进入特殊教育学校后,孩子首先会感受到自己不自卑了,变快乐了。他们有了许多和他相同命运的伙伴,有了像父母般关爱他们的老师,他们听到了从教室传来的读书声,听到从律动室传来的钢琴声或“哒,哒”的舞动声。在这样的环境中,视障孩子油然而生想要获取某种知识或技能的愿望了。因此,视障孩子进校后,就要学习相关的知识技能。
一、行走技能和生活技能训练
行走技能和生活技能是人最基本的能力,是发展其他能力的基础,普通孩子借助视觉,可以随意模仿成人的行为,常常无意中就形成了某些技能,视障孩子则不然,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这些技能的具备,视障孩子在特殊教育学校里都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到。
进校后,首先,学生要面对定向行走训练,老师教学生如何使用盲杖,列队行走,每天通过反复的闻、听、触、摸感知周围熟悉的物件来熟悉路径,知道哪些地方有障碍物,哪些地方可畅通无阻。经过一段时间的定向行走训练,视障生就能熟知学校环境,能独自上教室学习、回宿舍休息或去食堂就餐了。其次,是生活技能训练,通过定向行走训练获得的知识,教师会手把手教学生怎样进餐、洗碗、拖地、擦桌椅等,例如,在教学生怎样进餐这一环节上,教师会教学生进餐前先洗手,每次都入座同一座位,进餐用的碗、勺子、筷子都放同一位置,都按同一顺序摆放,喝水的杯子使用不易破碎的塑料或不绣钢制品,进餐时不能发出“砸砸”的声音,或在嘴里有食时别高声说话;在引导学生学习洗衣时,教给学生内外衣分开洗,鞋袜单洗的良好习惯,抓住视障学生以手代目,以鼻代目的特点,教会学生平时可闻闻自己的衣服是否有味,是否该换洗衣服了,洗衣时要点数,避免收拾干净衣物时落下。教学生整理房间时,教会学生物品按固定位置放好,叠被时可用手把床单或被子抹平;教学生打扫地面时要先扫地后拖地,拖把应尽量带水少些,以免地面打滑,给大家行走带来不便。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视障孩子的生活质量就有了提高。
二、团结协作能力培养
视障孩子进校后,教师要分析视障孩子的个性倾向,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例如:视障生张丽进校时,有一天早晨起床看到同宿舍的同学黄滢赖床也不愿帮助黄滢(黄滢从来没自己穿过衣服,还不会穿衣)。我在上思品课时问张丽:为什么不帮助同学呢?张丽说:我干嘛帮她呢?经过分析,原来视障孩子在家里有许多事都是家人代劳,根本不会想到再去帮助别人。我告诉张丽,你的同学和你一样有时在完成某件事时确实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完成,我们得到别人的帮助时心理会倍感温暖,我们能帮助别人为什么不帮助呢?经过这件事,张丽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友好相处、互帮互助,帮助别人也给自己带来快乐。之后,张丽成了乐于助人的好学生,班上的同学渐渐也养成了互帮互助的好风气。教师在安排学生打扫教室或寝室时,还要注意劳动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这一环节,使学生在劳动中懂得自己既是集体中的一分子又是集体的主人。教师循循的诱导和耐心的手把手教导,对于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知识技能学习
除了定向行走训练和生活技能训练,视障孩子今后要融入社会,要学会计算、学会表达、学会倾听等。在特殊教育学校里,视障孩子可以像普通孩子一样学习各种知识,视障学生随班就读的现象较突出,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根据掌握到的学生情况设计课程,既要注意分层教学,又要注意协同教学。不管是学习语文,还是数学、化学、物理等,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首先学习盲文,在教师的引导下,视障生首先找归律记牢记每个声韵母及或符号在盲文点位中的位置,然后根据盲文反写正读的原则,用写字版正确书写盲文。“课文是有味道的,教师好比厨师,要变着花样做菜”,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学习“春天”这个词时,我首先带学生去感受春天的气息,通过闻、摸、听来感受春天,再学会书写、摸读出“春天”这个词。视障生喜欢活动,乐于表演,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微笑都能充分反应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教学相关春天的文章时,通过配以合适的音乐、学生表演同时进行教学,视障生基本上就能感受到文章的意境了。同样,在进行数学、英语等科目的教学时,也可采用色彩斑斓的教具或直观的生活用品进行教学,这样直观、有趣的教学更易使视障学生接受。教学设计多样化,在学校里,视障孩子就能像正常孩子那样较轻松的学习了。
四、综合能力培养
在特殊教育学校里,视障学生除了学文化,再通过专业的训练和有一定辅具的支持下,还可以发挥他们的特长,学习生存技能。在特殊教育职业学校,学生可以学习保健按摩、种植、家政等。学校集理论、实践为一体教学,形成一些有效机制,学生融入社会后便能发挥自己所长,为今后的生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校还为有天赋的视障生提供声乐训练、艺术编织等。
总之,特殊教育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个展示他们特长的平台,由此可见,视障孩子进校后,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道道彩虹,在这里,视障人不再是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了,他们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社会,他们将自豪地说——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