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幼儿园小班班级常规管理之我见

【作者】 郑在凤

【机构】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城关镇科甲巷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小班的班级常规管理,是一个孩子们从陌生到认识,到熟悉,再到熟练的循序渐进、错综复杂的过程。需要来自领导、家长、同事、社会、老师自身的力量,共同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才能使小班幼儿的班级常规管理尽快步入正常化,得以健康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班级常规管理;家园共育;精诚协作
【正文】

      凡从事过幼儿教育的工作者,谁都知道:小班孩子刚入园时,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要脱离爷爷奶奶的溺爱,脱离对父母的依赖,学习一些独立生活的自理能力。从事前所未有的集体生活,对于三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是一次全新的生活历程。既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又富有挑战性。

    下面就与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小班幼儿的班级常规管理的一些办法。

  一、取得家长的理解、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是小班幼儿班级常规管理的一大法宝

  在新生入园的前一天,我们成功的召开了一次家长座谈会,正确地指导家长对孩子入园进行正面引导,为家长如何配合幼儿园工作指明了方向。让家长充分了解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安排、保教情况、合理的营养膳食情况、以及班级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家长朋友们深深地明确了家与园各自的任务,明白了配合老师工作的一些具体的要求,同时也为家园共育拉开了帷幕。

  在今后的日常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家长园地、开放日活动、亲子活动、抓住时机巧妙的跟家长进行日常交流,和家长建立平等、友好、互助的合作关系。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家园共育是班级常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坚强后盾。

  二、配班老师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是小班幼儿班级常规管理的重要因素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要使小班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配班老师就要互相理解、互相配合、互相支持。首先,配班老师之间要做到真诚协作,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做孩子们友好相处的好榜样。其次,配班老师之间在班级常规管理上要保持一致性,统一一个要求,诚实守信,说道做到,言而有信,才能使孩子们尽快的将常规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不能一个紧一个松,也不能你这样要求,我那样要求,这样孩子会显得无所是从,不知该怎样做才好。最后,配班老师之间要多沟通、多交流。对于班级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孩子们有什么反常的表现,个别极端家长提出无理的要求,学校组织什么活动或临时安排的工作,都要共同商量、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只有老师之间团结友爱、精诚协作,才能使小班幼儿的班级常规管理得以持续发展。

  三、教师要有较强的保教能力和足够的耐心,是小班幼儿班级常规管理的有力保障

  教师既是促进孩子身心发展的引导者,又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管理者。对于小班刚入园的孩子来说,情绪很低落,什么规矩都不懂,什么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没有。老师要有较强的保教能力,组织孩子们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有趣的游戏活动。既可以缓解孩子的分离情绪;又可以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逐渐让孩子们形成班集体的意识;还可以增进老师与孩子,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感情,逐渐建立友好亲密的关系。老师也不能近功急利,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们一点一点的进步。这就要给孩子们一定的时间,让孩子们有一个从陌生到认识,从认识到熟悉,从熟悉到熟练的过程,循序渐进的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让小班幼儿逐渐形成良好的班级风貌。

  四、长期坚持不懈是老师进行小班幼儿班级常规管理的重要途径

  良好的班级班风突显了孩子们饱满的精神风貌,在孩子们的一日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离不开老师的精心管理和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在日常活动的每个环节,我们都采用听音乐的方法,请小朋友排队、入座、休息、离场,整齐而有序,优美而有节奏的音乐成为了一个个有趣的讯号,让孩子们很快的做好准备工作。在每个活动前,我们都喜欢带着孩子们做一些小游戏、律动、手指操、玩魔术、讲故事、观察实物或采用念儿歌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孩子们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才引导孩子们进入新的教学活动。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长期坚持不懈,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孩子们的常规意识,使班级的管理渐渐显得井然有序起来。

  五、多种形式的鼓励,能促进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老师进行小班幼儿班级常规管理的常用的方法

  老师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善于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放大镜给优点放大,为孩子们树立好榜样,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荣誉感。鼓励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个别化的鼓励。这种鼓励方法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环境的约束,随时可以根据个别孩子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表扬。如孩子入园时不哭,有礼貌地问候,能自己吃饭,自己解便等良好的表现,都能及时的进行语言上的表扬,或者给孩子们的头上、手背上贴上小贴画,还可以奖给孩子一颗糖。另外可以采用幼儿给幼儿定期评比的形式,每周评比一次,在活动室的评比栏上给表现好的孩子贴小红花进行鼓励。

  2、对小组进行鼓励。这种鼓励方法适用于分小组活动时,针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小组,给这个小组的所有成员发放小红花,或在评比栏上贴上小红旗。

  3、对班级进行鼓励。这种鼓励方法适合学校组织大型活动时,针对表现特别突出的班级,给予发奖状或发小礼品进行鼓励。

  老师要用赞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是孩子们获得自信心的力量和源泉,在老师的赞扬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能有效的促进小班幼儿班级管理健康发展。

  总上所诉,要把幼儿园小班的班级常规树立成一个良好的班级风貌,是一个循序渐进、错综复杂的过程,需要老师有滴水石穿、金石可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