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谁“朽木”不可雕?——谈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作者】 吴春丽
【机构】 贵州省织金县后寨乡三坝民族小学
【摘要】学困生在我们的班级教学中存在一定的数量,但是,他们并不是差生,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在学习的某一方面有困难和障碍就不能享受教育的公平,因此,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一线教师的重要任务。【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所谓“学困生”,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致使学生接触知识过程中在认知、理解课程内容方面存在偏差,不能及时消化、吸收学习内容,造成学习困难或障碍的人。比如,“语文学科后进生”只是说在学习语文学科时造成学习困难或障碍的个体,他们具体表现在或识字方面,或阅读方面,或习作或口语交际,或综合性学习等方面存在学习困难或障碍。对于“学困生”,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做才能改变他们、转化他们?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了解造成学生“学困”的原因
一个学生之所以后进,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要全面了解情况,摸清学生后进的原因。有的因贪玩贻误学习;有的在家里因父母不和,整天争吵,致使他们得不到温暖和教育,缺乏积极向上的进取心;有的家庭大打麻将等赌博行为。这些不良行为每时每刻都在从各个渠道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社会的不良影响和家庭的不良教育,都可为学生不良品德的形成提供条件。了解了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如班里的一位学生,上学期语文成绩较好,几次单元测试都考到了前五名。可到了这个学期语文成绩一落千丈,上课无精打采,打瞌睡,作业马虎,且有时不完成。我多次找他谈心,他总是低下头,一言不发。后来我了解到他喜欢玩游戏机。我把他的这一切告诉他的父母亲,密切与家长联系,找出原因对他进行正面教育,使他端正了学习态度,现在他成为了一名进步的学生。事实证明,只要准确了解后进生的原因,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尊重学困生,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
学困生一般都具有这样的特点:上课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或应付了事,不会做;考试成绩不理想。如果作为教师只看到学生不能完成作业或成绩不理想就予以否定,这将大大地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如果想真正帮助学困生得到进步,就不能因为他成绩不理想而歧视他,相反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注重鼓励,坚持正面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①针对学困生制定的目标要合理、科学,切忌盲目、过高。要因人而异,根据学困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个别对待,逐步提高的办法。②对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及时鼓励。对学生来说,物质的鼓励是其次的,最为重要的是教师给予的精神鼓励。教师的一句鼓励性的话,可以给予其一节课、一学期乃至一生的影响,甚至改变其人生的轨迹。表扬、鼓励学困生,就能使之亲近老师;亲近老师,就能“信其道”,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转化学业成绩,提升语文学习的信心。
三、教学层面要针对照顾学困生
1、备课要想到学困生。要备学困生的转化情况,要明确学困生学习教材的难点是什么,学困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教师备课保证教学质量和转化后进生同时并进。
2、上课要想到学困生。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难较大较深的问题分解成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学困生也有回答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角落里无人问津;二是操作时要想到后进生,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贵在参与,不准再将他们搁置起来,置之不理。
3、布置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要让学困生“吃小灶”。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他们的作业可减半:二是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学困生只需做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
4、批改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后进生的作业要优先批改,要当面批改,要精批细改,不能简单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错误处打上记号,还要帮助后进生找出原因,加以改正。
四、建立语文互助小组,发挥集体作用
把全班学生按“好、中、差”调整座位,将好、中、差混合分成四人一组。为小组提供讨论机会,对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让学生议一议。回答时,尽量让“后进生”代表本组回答,以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班级中还可开展“一帮一”活动,一个优等生带动一个后进生,结成“一对一”组合。教师还可以把“竞争机制”引进教学中,经常进行“优秀小组”“一帮一优秀组合”评比,以促进全班形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学风。这样优生为了本组的荣誉,主动给“后进生”补课,“后进生”也为了不给本组拉后腿而努力学习。通过集体的力量,“后进生”进步较快,从而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五、正确评价学生,多表扬少批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能因学生某方面的不足,就歧视学生,甚至认为他已经“无可救药”。“要用多把尺子”评价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多发现他们闪光点,多激励、多表扬,少批评。
六、对学困生进行个案辅导
课堂紧盯和落实训练是对所有学困生都应该实施的方针。由于学困生具体情况千差万别,还必须实行“个案化”教育,即针对学困生的不同特点,进行相应的个别辅导。有的学困生基础太差,就应该有计划、系统地补习基础知识;有的学困生学习方法不当,就应该传授学习方法。
语文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付出耐心、细心和关爱,并要求我们彻底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要真正理解、领会、执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只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只要我们用艺术家特有的眼光去认真分析研究,即使是一块最普通的木头,只要我们用心雕琢,也会使其能够变成一件有价值的艺术品。我相信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只要遵循教育规律,了解学生心理,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出发,持之以恒,成功转化小学语文学困生的任务必将能够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