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英语有效课堂
【作者】 王国镶
【机构】 贵州省湄潭县天城镇完小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创设有效的英语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每位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它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英语学习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好课堂的40分钟,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收获多多,非常值得我们探讨。下面我想从下面几方面来谈谈如何提高英语课堂的有效性。
一、要备学生
1、首先我们教师要对学生情况了如指掌,要熟悉学生当前知识与能力现状,避过高或过低要求学生。英语课堂中问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度,要尽量贴近学生,贴近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样才容易被他们接受和理解。
2、教师要摆正心态,把握学生心理特点。没有哪位老师不想让自己的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没有哪位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力强过他人。可是如果不问学生基础与能力的现状,任意扩充教学内容,拔高能力要求,往往事与愿违,而且极有可能连最基本目标都达不到。要了解他们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其年龄阶段的特征,才能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此外,班级如同人一样,是有个性的,尽管性格可以培养,但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到学生集体对新知兴趣、期望值的大小、接受挑战的可能性和对困难的承受力就能使教学的效果达到教师的预想值。这就是常说的要让学生“跳一跳,拿得到”。
二、以人为本,认真准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1、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学有所得。
首先,根据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观点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是有意义地接受学习。然而学生有意义地接受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和谐的学习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老师期望的目光对学生可以起到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作用是有助于学生学习进步的;老师关爱的手势、鼓励的话语,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消除了彼此之间的隔膜,有利于交流的进行。
实际教学中,学生是有差异性的,教师应该一视同仁,对于学习落后的学生要适当的照顾,在学习上多鼓励,多指导,帮助学生消除对英语学习的紧张心理。其次,良好的氛围还应该表现为良好的英语课堂学习氛围。小孩子从出生到咿呀学语开始就是处于一种母语环境中,学习的能力和效果非常的显著。所以学习语言,语言环境相当重要,英语课堂我尽量用英语来组织教学,尽量给小孩子们创设一种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上课的时候,同样的词语和句子,我尽量地变换语调,配合一些夸张的肢体动作和充满悬念的语气来给学生上课,让学生觉得学习英语是一种很轻松,很有意思的事情,从而形成一种快乐学习的积极态度。比如我在讲“big”的时候,语调是一声大一声小,一声长一声短,嘴巴和眼睛做出夸张的表情,学生开始被我吸引过来,也开始模仿我的语言和表情,接着我趁热打铁,语调从小逐渐变大,嘴巴也从小逐渐变大,双手配合语调做出一个逐渐变大的动作。还有教授“shy”“cute”“cool”等词是通过做脸部表情配合教学是单词避免枯燥化、机械化,并要求学生跟着我一起做这些动作使学生较易理解。通过这些不断变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和记忆,学生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变得很活跃,达到了一种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2、重视知识的引入、把握知识发生、理解和应用的过程。
首先一堂课的引入如同一个故事的开头,教师要营造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对问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在这样的心理环境中开始知识和能力的渗透,学生才不会从心底抵抗教学的进程——事实上很多学生学习效果的不理想都归因于这种有意或无意排斥知识的渗透,比如打瞌睡、说与教学无关的话等。另外课堂中要强调学生的参与,要放手让学生亲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他们在发现中获得满足,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自尊与自信。对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学习基础设计知识呈现方式或场境,并采用相应技术为学生提供应用知识、发挥才能的环境。此外,还应根据不同年龄或性格特征的学生集中注意力时间的长短,在教学教程中适时加入一些兴奋点,从而避免他们产生学习疲劳。其次,精选练习题,重视学生能力发展,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不搞题海战术。通过精选,让有代表性的,典型的,能从中提示某种规律或概括出方法的,能纵向或横向扩展、具备一题多解功能的题材目成为学生手中应用和巩固知识的平台,让学生能在作业的同时既用新知又能复习旧识就更好了。同时,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作业要求也应有区别,要让学生既有动力又有信心完成。最后要重视课堂小结的准备,由于记忆与遗忘始终相伴,并且不同学生的记忆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课堂小结决不能草率应付了事,要想法让学生回顾与整理自己的思路。
3、新课展示多样化。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直接描述、设疑、激趣、网络应用等进行展示新课。教六年级下Unit 2 Part A中的单词时,可以用这样的场景来引入新课。让一个同学装作上课迟到了,老师询问其迟到原因,该学生模仿生病的样子说头疼或发烧了,老师关照学生注意身体健康,就势导出have a fever / headache / toothache / cold.六年级上Unit 4 Part A Let?s read部分就可以用收到好朋友的一封来信,让学生帮忙阅读来信引出具体内容。
总之,不同教学形态中的每一种策略并不是适合每一名教师的,它只是一般性的原则,需要个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矫正、提升、固化,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是一个执教者一生的事情。教师要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策略,从而形成一种教学艺术。教学艺术永远是个性化的,未经自己实践的教学策略,仍然属于他人的策略,只有经过自身的实践和体验,精雕细琢,取同存异,逐渐积累,生成充满个性的教学智慧,不断丰富这些智慧,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就会更加有活力,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