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议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作者】 黄仁礼
【机构】 贵州省大方县大方一中
【摘要】课堂教学作为高中生物教学工作的主要环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因素很多。而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广,高中生物教学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才能更加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呢?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高中生物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改;教学策略;合理使用教材;多媒体
新课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而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推进者,如果不能及时地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那素质教育的推广也只是一张白纸。对于高中生物而言,我们该从哪方面着手来推动课堂教学的提高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高中生物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欢迎同行共同交流。
一、合理使用教材
教材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是课程学习的重要资源之一。高中新课改中新教材的工具性具有内容丰富、特点鲜明、图文并茂、材料广泛、信息量大等特点。除了必须要掌握的一些知识以外,其中一些内容是为了培养学生兴趣,一些内容是为了让学生积累材料,也有一些是供学生进行自学的。在教学中如果把所有的这些内容都当做教学内容,那么课时是肯定不够用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过分依赖教材,束缚在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里,而是要依据新课标,合理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就要求我们可以大胆取舍,打破章节的界限,实现知识整合,把教材当做最重要的学习资料,充分发挥教材的工具性能,让教材成为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引导他们进入知识殿堂的有效工具。
二、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的运用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同时是衡量一个教师现代化程度的标尺。在大大小小的课堂中,都有一定的使用度。高中生物课堂牵涉到许多组织和器官的问题,如果只靠单纯的传统的黑板和白色粉笔字,高中生物教师不但任务很重,而且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掌握起来也有难度。但是通过多媒体对一些反应过程加以放映、输出,学生马上可以跟荧幕形成一种直接的对流,增加了教和学的信息量不说,另一方面还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三、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学是一门与人类社会联系非常密切的学科,如人口、医疗、环境保护等,都包含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生物学问题。高中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产生、发展、衰老和遗传变异规律的科学,是教育学生提高生存能力的必要学科,它源于人类生活,并在生活中提炼发展。因此,新课改要求学生首先要对生物科学基础知识有基本的了解,能够将生物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相联系,了解生物学知识在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和实用价值,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或学生自身的生理现象进行教学,这样能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和实用感,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熟悉常见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
四、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获取信息的能力
生物科学对图形、图表观察分析能力的考查特别多,如果不善于获取题干所给的重要信息,对知识缺乏全面的理解和掌握,缺乏观察的逻辑性、全面性、灵敏性、深刻性,那么势必是掌握不好高中生物的。因此,养成良好的观察和分析习惯是掌握高中生物知识的重要条件,通过观察和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时,可首先让学生通过对比观察分析,知道如何判断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然后再找出高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和大液泡;找出动植物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最后观察分析出各自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从而达到理解和掌握细胞相关的知识。通过观察图形、图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找出试题的隐含条件和本质。注重激发观察兴趣,例如:在讲解植物激素调节时,可恰当采用多媒体,展现植物生长的动态变化过程。这样可形象、直观认识到植物生长弯曲的动态变化过程,并且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有利于学生根据教学目的,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并逐步认识到植物向光弯曲的本质。
五、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新课程课改革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师生要共同参与。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设计者、引导者,引导学生多动脑勤思维。但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在课堂中教师习惯于学生听,自己讲,这样容易养成学生的惰性思维。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当变“应试”的思想为“发展”的思想,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为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做到教师教法为学法服务,与学生合作交流,平等对话,并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评价, 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性学习的能力,使其突破难点,挖掘潜力,不断发展,这也是是新课改所要达到的目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积极开展探究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是自我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不仅学到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发展能力,对事物的态度与情感有新的认识和提高。
总之,为了更好的实施新课改,推进生物课堂教学改革,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我们要认真研究贯彻新课程改革标准,切实转变观念,提高教师本身素质,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方法,切实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楼仙娟 俞海后 建构主义理论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生物学教学.2003.第28卷第6期.
[2]李永红 “蒸腾作用”一节课堂教学设计.生物教学.2005.(3),27.
[3]杨保华 生物学教学导课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学实践与探究.作者冀州市官道李中学,河北,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