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

【作者】 贺元敏

【机构】 贵州省望谟县第四中学

【摘要】现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们都提倡有效教学,可是什么是有效教学,怎样进行有效教学,是教育者们讨论最热的问题,本文将从这些问题进行探讨研究,为教育者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正文】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教学方式的变化,教育者们都在谈有效教学,各级教育部门开展各种方式的以有效教学相关的论文、优质课,教学设计评比活动,目的皆在让教师们相互学习,教育主管部门吸取经验,形成系统性的、可操作性的有效教学方式或手段。“有效教学”,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更不能凭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多少来衡量教学是否“有效”。“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

  一、教师应具有较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

  教师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准确的把握和深刻的理解,对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规律要有清晰的掌握。这就要求教师们认真钻研教材,提高备课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交流中教师们老生常谈的,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精讲多练,理论联系实际等等;而这些老生常谈的教学常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去摸索和感悟,才能在教学实际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最大可能地实现有效教学。认真钻研教材,比如在《一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中,教师们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以下方面:①、确定目标:这节课从那些方面对学生进行一次函数主要中的面积问题的学习。②、确定教材:要教什么内容,教学重点是什么;③、关注学生:教到什么程度,教学难点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教,要让每个学生上了这节课后,至少知道这节课是学数学,学了数学的哪些知识;④、课后反思:“精炼提升“,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

  二、教学生学会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完全靠老师来调动。随着教学内容的不同,环境不同,情景不同,学生接受知识的情绪不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也不同。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具有教育机智,随时都能指导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约束自己,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教学中教师要在提高学生课堂上的参与的广度、深度、自觉度上下功夫,要恰当合理的组织教学,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的最贴切的情景材料和保证学生该用的足够的时间,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学习。只有当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我们的教学才可能实现有效乃至高效的目标。要让学生学习有效,教师在备课中、在教学中首先要确保有效,只有有效的教学方案,才能保证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三、巧妙、有效提问,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发生激烈的冲突,唤醒学生知觉,激发探究兴趣,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多设计一些让学生组织表述型的问题,少让学生直接用“是”或“不是”来答题。首先提问要有针对性,教师不但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而且要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最重要的是教师提出问题时要心中有数,用不同的方式提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问题。如:求直线y=x+3与两条坐标轴围成的面积。问学生一条直线与两条坐标轴围城的图形是什么?学生回答是直角三角形后,再问若要求其面积,应该先求什么?这样学生就容易得出通过点的坐标来得到直角边的长度。其次是提高问题的思维容量,教师的提问应该能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回答问题后,只要无原则性错误,老师就不能否定,应该抓住思维的闪光点。学生回答出面积后,那么斜边AB上的高怎么求?然后再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问题:求直线y=2x+3Y=-2x-1Y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这样就把问题由一条直线转化为两条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第三、提高提问的技能,课堂教学效果如何与教师的提问方式、提问契机的把握、提问的语气、提问的质量等有很大的关系。一句话,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提问题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四、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提倡多元思维

  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状态中,从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的。例如:在教学口算除法时,提出 60 ÷ 3 如何口算,学生有许多想法。有的凭经验和直觉认为,先算 6 ÷ 3 2 然后再添上一个 0 20 ;有的凭旧知识认为可以算除法想乘法,因为 20 × 3 60 所以 60 ÷ 3 20 ;有的从数的组成上来想,即 6 10 除以 3 2 10 ,就是 20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思路开阔了。再如,教学长方体面的特征,验证相对的面完全相同,学生有的用量的方法,有的用画下一个面与另一个面重合的方法,有的用揭下一个面与另一个面相比较的方法,有的则凭视觉观察等等。多样交流的策略经历,无疑是“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过程。

  五、加强操作,让学生感受知识地形成过程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开放是在手指上的。”足可见操作的重要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操作使外部活动向内部活动转化的杠杆,顺应了儿童好动的特点,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尝到了学习活动的乐趣,获得了成高能够的体验,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不断地增强学习兴趣,提高理解能力。

  教师应用有效教学策略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一个研究的过程,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最好的基本的渠道。让我们在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理念下,研究教材和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积累和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