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作文评改课堂模式初探
【作者】 李定明
【机构】 贵州省大方县核桃彝族白族乡核桃初级中学
作文评改教学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作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作文训练中,批改作文是令许多教师头痛的一件事,教师面对每本作文要精批细改,要求有眉批、夹批、总批,写评语既要指出学生文章不足之处,又要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写出鼓励性话语。而学生对于老师的劳动总是表现出不在乎,要么匆匆瞄一眼了事,要么置之不理。这样,教师作文批改的效果就很难彰显。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提高作文批改效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正确认识作文批改教学的重要性
现代教学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具有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学习。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语文界的老前辈叶老曾经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教育之成功。”他又说:“学生作文老师改,跟老师命题学生做一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我们应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不断优化作文教学的批改方法,不断强化学生作文评改训练,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把修改的重点转到教“学生自改”上来,全面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二、积极开展教研活动,选择有效的作文评改方法
在教学中,要积极参加语文教研组的作文讨论活动,和教研组成员就作文方面的问题进行商讨,交流作文评改课方法,多听作文训练课,认真观察课堂上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和老师的具体指导。将听课获得的一些经验方法与自己的训练方法结合起来进行总结,然后在自己作文课堂教学中大胆实践,在实践中结合不同学情,不断提高个人教学研究水平。
三、改变课堂结构,明确评改内容
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作文评改的活动,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作文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新课改的要求,让作文教学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让作文修改不断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要使学生具有“改”的能力,必须注重改的训练,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自评:写作者把文章看二三遍后拟出修改设想。第二步,互评:批者与作者交换评改意见,共同讨论。第三步,修改:批者的意见被采纳后,作者就在原稿上作修改。在这过程中,教师可给予一定的指导。这种形式的训练,一般都有明确的评改指向,可按照某一特定要求侧重于提高某一方面的写作和批改能力。学生在这样的训练中,一次次获得成功喜悦而形成良性循环,逐步养成修改习惯。
四、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式作文评改模式
选择有效的作文评改方法,同时不断优化。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理论水平,确立不同文体的作文评改要点,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式作文评改模式。
新课程标准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要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强调被评价者以及所有同学都应成为评价主体中成员,建立生生、师生合作的评价制度。
1、小组活动,动态管理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个性特点等方面都的差异,在作文评改实施时,首先要做好学生写作水平的摸底工作。再根据所掌握的材料,以写作水平合理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推选一名负责人,全面负责本组学生的评改活动。在评价过程中,小组成员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组合。
2、公布标准、明确要求
教师在每节作文评改课上,都要根据评改内容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评改标准。对不同层次小组采用不同层次的标准。比如:同是评改记叙文,对有的小组要求是侧重评改错别字、语句不通顺、思路不清等,对有的小组则侧重评改文章的结构安排、思想深度。同是对语言的评改,有的侧重语言通顺、流畅,有的侧重语言的严密、生动。评改前教师可把各层学生的评改要求印成讲义,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在掌握了评改知识、清楚了评改要求的情况下就差不多可以实际操作了。
3、小组活动、教师指导
确定自评小组,基本的评改知识以及层次评改要求了解清楚了,这一环节各层次小组就要进行评改实际操作了。首先要求小组内自评,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可能有不一样的感受。然后组内成员合作讨论,对其习作发表看法,提出修改意见,评改组组长记下评议结果。这样使同学相互之间能取长补短,他们每个人都是活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4、代表发言、展示成果
这一环节是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进行的,各小组经过相互讨论后,可以推荐一篇佳作,全班师生共同评议。先请各组代表朗读文章,其余学生认真听读;朗读完毕,然后全班共议,各抒己见。各小组代表全班展示作文修改成果全班总结修改作文方法大家在讨论中得到启发,共同进步。
5、反思方案、不断提升
每个学生针对自己写作态度、主要优缺点进行冷静思考,肯定成绩,明确不足,对症下药不断提升自己的作文评改能力。
作文课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加强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层次的交流与评价,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