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例析解答平衡问题的一些数学方法

【作者】 曾福斌

【机构】 贵州省独山高级中学


【正文】

      物体的平衡条件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其特点:

  (1)将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物体所受外力进行正交分解时,有∑Fx=0和∑Fy=0

  (2)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所受的任意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等值反向

  (3)物体在作用线共面的三个非平行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相交于一点。这个结论称为三力汇交原理。

  (4)物体在几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些共点力首尾相连构成封闭的三角形或多边形。

  解决物体的平衡问题主要是根据这些推论,再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处理,下面列举一些例题来具体说明

  1、正弦定理

  如果在共点力的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那么各力的大小分别与另外两个力的夹角正弦成正比。

  例如图1()为一粗细不均匀的棒,长L=6米,用轻绳悬挂于两壁之间,保持水平,已知α=450,β=300。求棒的重心。

 

 

 

 

 

 

 

 

  解析:因棒AB受到两绳的拉力及重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三力汇交原理,这三个力的作用线一定汇交于一点,作出棒AB的受力图(),据此可以找出棒的重心位置。设两绳的拉力T1T2相交于O点,则重力G的作用线必过O点,延长与棒的交点C点即为棒的重心。

  在ΔAOB中应用正弦定理得:

  ■=

  则BO=■×AB      在ΔBCO

  BC=BOsinβ  所以有BC=■×AB×sinβ=■×AB=2.2()

  可见棒的重心在棒上AB间,距B2.2米处。

  2、图解法

  图解法是运用几何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再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画出不同状态下的矢量图,然后根据有向线段的长度变化判断各个力的变化。

 

 

 

 

 

 

 

  例如图2(左),一个重为G的匀质球放在光滑斜面上,斜面倾角为α,在斜面上有一光滑的不计厚度的木板挡住球,使处于静止状态,今使板与斜面的夹角β缓慢增大,问在此过程中,球对挡板和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如何变化?

  解析:选球为研究对象,球受三个力作用:即重力G,大小不变,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1,挡板的支持力F2。因为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故三个力的合力为零,三个力构成封闭的三角形,先画重力竖直向下,大小不变,再过重力的起点平行于F1的方向画一直线,用箭头表示F1的方向,过重力的末端平行于F2方向的画直线,用箭头表示F2的方向,如图()

  有关线段分别表示F1F2的大小,当挡板逆时针转动时,F2的方向也逆时针转动,由图可见,F2先减小后增大,F1随β增大一直是减小的。

  3、三角函数求极值

  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列出含三角函数的方程,并把方程化成单个三角函数的式子,应用正()弦函数的绝对值不大于1的性质,求出某物理量的极值。

  例拉力F作用在重为G的物体上,使它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如图3),若物体与地面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当拉力最小时力各地面的夹角θ为多大?

 

 

 

 

 

  解析:选取物体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G拉力F、支持力N和滑动摩擦力为f的作用。根据平衡条件有:

  Fcosθ-μN=0

  Fsinθ+N-G=0

  解得:F=

  设tg?=μ  则cos?=■,sin?=■代入上式得:

  F===

  由此式可得,当θ=?渍时,cos(θ-?)=1,拉力取最小值Fmax=

  4、解析法

  解析法是通过正交分解法把矢量运算化为代数运算,即是通过选研究对象,建立直角坐标系,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受力图,再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FX=0 FY=0列代数方程,然后求解方程。

  例4、如图4所示,轻杆ABBC组成一个固定的三角形支架,重力不计的滑轮用轻绳OB系在B点,跨过滑轮的轻绳一端系一重物G=100牛,另一端在拉力T作用下使物体匀速上升,求两根轻杆所受的力(忽略滑轮的摩擦)

 

 

 

 

 

 

 

 

 

 

 

 

 

 

 

 

  解:先选滑轮为研究对象并视为质点,其受力情况如图4-1,建立坐标系xoy,根据平衡条件有:∑Fx=Tcos300-Ncosθ=0

  ∑Fy=Nsinθ-Tsin300-G=0

  因为物体匀速上升,所以T=G。代入以上两式解得:θ=600 N=G=173

  再选B点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4-2,建立直角坐标系xoy,根据平衡条件得:

  ∑Fx=N'cos600+FBCcos450-FABcos300=0Fy=FBCsin450+N'sin600-Fabsin300=0

  将N'=N=G=代入以上两式解得:FBC=669牛 FAB=646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杆AB所受拉力为646牛,杆BC所受压力为669

  5、相似三角形

  在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进行受力分析时,经常遇到力构成的三角形和已知线段构成的三角形相似,则可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等性质求解。

  例如图5,一球重为mg,固定的竖直大圆环半径为R,轻弹簧原长为LL<2R),其劲度系数为k,一端固定在圆环的最高点,一端与小球连接,小球套在环上,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则小球静止时,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为多大?

 

 

 

 

 

 

 

  解析:当小球静止时,小球的受力情况为,弹簧的拉力F,沿弹簧方向;圆环对小球的支持力N,背离圆心;小球的重力mg,竖直向下如图5(),由受力图得到力构成的的三角形跟已知线段构成的三角形相似。

  设平衡时弹簧的长度为L',则F'=F=k(L'-L)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得:■=■→L'=

  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关系得:cosθ==

                θ=arc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