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议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者】 刘承玉

【机构】 贵州省安龙县戈塘镇戈塘中学

【摘要】语文教学的目标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以及学生的创新意识。语文作为中学阶段学习的主要科目,在教学中一直占据主要地位。但是有很多学生学不好语文,认为语文不好学,涉及的知识面太广,并且需要学生记忆背诵的知识太多;相应的很多语文老师也认为语文不好教,帮助学生提分实在很难,时间漫长,收效甚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改变观点,帮助学生挖掘语文的兴趣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师;学生;有趣
【正文】

      初中生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情感价值观,对自己的喜欢和讨厌的东西有非常明显的划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认识到语文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并且学好语文对我们的学习或者生活有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独立自主能力。

  一、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已经形成一定的情感价值观,但他们的很多认知观点都不够成熟,需要老师的指引,老师不仅是学生知识上的导师,也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导师。有所中学的校训是“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不管学生将来会成长会何种人才,都必须要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把握好这个重点,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教师还要让学生理解到学好语文的重要性,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其知识是丰富多彩的,语文书只是其中小小的一角,需要我们花很多时间去学习。

  二、培养学生的兴趣

  初中的学生对于自己的喜欢的东西具有非常明显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教师想要上好语文这门课,学生学好语文这门学科,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要让学生认识要语文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着改变平时的上课方式,例如七年级上册中的《皇帝的新装》,七年级下册中的《丑小鸭》这些课文,教师可以采取不讲,让学生自己去读、去理解,让学生分小组在班上把故事情节以话剧的方式演出来。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课余时间就会花时间去理解人物特征,以及其思想感情,学生之间也会在一起讨论怎样把这个话剧展示在班上同学的面前。最后这堂课绝对是爆笑连连、精彩之极。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语文课堂的快乐,也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喜爱

  在教师行列中,非常流行一句话“要想学生喜欢你这门科目,必须要让学生先喜欢上你这个人。”特别是针对初中生,他们的叛逆性非常强,而且由于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有一点娇气,对于这些学生,教师想要他们乖乖听你话,必须赢得他们的喜爱及信任。首先教师必须在思想上拉近与他们的距离,现在的孩子都比较潮,喜欢上网,喜欢说一些网络语。那么教师在课堂上或者与他们的交流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夹杂一些网络字眼,让学生感受到其实老师离他们很近,老师非常能理解他们的感受,老师之所以这么做都是教育需要,都是为他们好。

  3、教师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

  初中生的求知欲是非常强的,语文本身就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知识的积淀结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自身具备广阔的文化知识,会让学生认为语文老师博学多才,知道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知识,就如一个知识的宝库,怎么挖都挖不完,学生就会非常崇拜语文老师,就会想上语文课,想要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样也有利于亦师亦友的教学模式的形成。

  三、变难为易

  初中语文涉及到的知识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障碍,比如说现在学生之间流行这样一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文言文与现代文阅读一直是初中生学习语文的“拦路虎”,而这又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应该从以下几点帮助学生斩杀“拦路虎”:

  1、夯实基础

  文言文是古人写作的优秀文章,学好文言文不仅有利于我们知识能力的扩展,了解古代的优秀文化,而且由于文言文具有言简意赅的特征,有利于培养我们的概括能力。文言文的难点主要在于实虚词的理解记忆,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掌握,以及实虚词、通假字的变迁,做到知识的迁移,上课时一定要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并且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将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汉语,做到酌字酌句翻译。文言文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学生做到“信”、“达”、“雅”。夯实基础,知识的迁移将不是难题,文言文的学习也不是问题了。文言文是具有魔力的,学生如果能将文言文学懂、学好,是会喜欢上文言文的。

  2、阅读拓展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于阅读理解题,都感觉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在语文书上关于现代文的文章很多,在上课时教师就必须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很多学生对于语文书上的文章和试卷上出现的阅读理解题都不能结合起来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着改变教学方法,有些课文按正常的教学模式,对于一些理解性比较强的篇章,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向学生提问,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然后再进行阅读理解方法技巧的讲解,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多向学生提问,问题要提的巧,让每个学生都可以作答,但又都答不全。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不仅在于教师平时的讲解,还要让学生自己多去训练,多去思考,多去阅读,这样阅读理解能力才会有所提高。

  四、让作文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这个时候的他们有了很多小秘密,并且很喜欢把这些小秘密记下来。不管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好还是坏,教师都要鼓励学生写作,每周一练的作文要求学生必须描写真人真事,同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可以间接了解学生的想法,并且让学生有题材可以写,真情实感的表达更有利于学生去感知生活。学生写的作文教师必须要坚持修改,每一篇都要用红笔写上评语,写得好的文章给予鼓励,写得较差的文章给予指导。给予学生不断进步的动力,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然后“对症下药”。

  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语文本身就来自于生活,但经过文人墨客的深加工,又高于生活。语文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教师想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非常容易的。但是由于语文知识的积淀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耐心,积极引导学生学好语文,让学生喜欢上语文。

  总之,学生自学能力的高低是判断该生能否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的重要标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坚持“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的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善思、会思,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当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手段和方法很多,我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转变观念,有意识地在课堂控制中运用各种策略,培养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梭、学会创新,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就能勃发出生机和活力,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与探索》(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编辑部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赵祥麟、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3]俞国良:《创造心理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