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作者】 陈庆军

【机构】 贵州省赫章县第二中学

【摘要】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学生家长,都希望学生能够德、智、体全方位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过于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成绩的好坏和智力的高低以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却忽视学生们体育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师生关系;学习兴趣;教学质量;课外活动
【正文】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它是对所从事的活动具有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完成课的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初中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一、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要想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首先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眼神,一句话都直接影响课堂的气氛。如学生练习动作失败时,教师要用亲切的语言,信任的目光,反复示范去鼓励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当他们练习稍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肯定,那怕是点点头,学生在心里上都会感到满足,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信心。所以,教师要努力创造和谐的气氛,让学生在心情舒畅中上好体育课。 

  二、运用多变的课堂形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即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自觉,主动,积极的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上体育课时,老师采用比赛、评比和奖励优胜者的办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和勇于开拓的精神。个人,小组或班集体的竞赛、评比能激励中学生力争上游的竞争精神,让学生意识到每一个人的努力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班集体的荣誉和成绩。同时激发学生努力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愿望。对感兴趣的事物常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所以在教学中应尽量把教学组织得生动有趣,使课堂气氛活跃,充满生机。因此,要改变教学形式,必将丰富课外活动。学校首先应根据体育场地,器械,设备的能力,开设田径,球类,等各项体育活动。配备有体育专长的教师或学生分工负责,现场辅导,学生可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其次是进行课外体育辅导,这是学校辅导体质差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从而大大提高学生体育的能力和兴趣。再次是学校组建体育代表队,进行特色体育训练。这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学校体育水平的主要手段。最后是举办各类运动会,由校领导牵头,经常组织一些比赛,不仅可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可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三、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未见乐处,比不我学”。可见学习兴趣在任何一门学科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教学方法呆板,机械,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相反,如果教师教学中,语言风趣,形象生动,并根据课堂实际,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就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另外,可根据中学生争强好胜的心里特点,采取比赛性,游戏性的教学手段。如在短跑练习中,将学生分组,组织学生进行组与组“团体接力赛”,课堂就会出现你追我赶,争上游的活泼气氛。也能使学生兴趣增强,情绪高涨。总之,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可以使教学过程充满吸引力,进而培养学生自觉学习体育的广泛兴趣。公务员之家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在体育教学中,承认学生的体力体质、体育基础、运动能力、接受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体质及运动能力等差异,区别对待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一刀切”的要求不能适应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使学生产生体育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哪怕是先降低要求或者训练标准。关注个体差异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学习目标。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的兴趣。如对多数学生提出学会某一动作,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提出改进与提高动作要求特别关注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中学生很容易产生消极心理,体育老师可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只要学生有一点闪光点,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情感的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每个中学生的性格爱好、才能和特长是各不相同的,只有使每个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使课外活动、锻炼变得更丰富、更活跃。

  总之,我认为体育教师想要真正地激发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就从思想上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采用灵活多样尽量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形式,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建立形式多样的评价制度;提高体育教师素质,是提高初中学生学习体育最感兴趣的有效办法。当然,在教学中,除了有意识地运用一些手段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外,还要加强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在多种身体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体验着成功的感受,体育课考核中良好成绩的取得,以及老师的表扬……这都是对成功的体验,而且这种体验最直观、最及时、最频繁,因而对学生心理的刺激也最深刻。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

   [2]钟秉枢.高等体育教育改革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57-179.

   [3]许同海.21世纪中国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