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几点认识

【作者】 张应红

【机构】 贵州省织金县以那镇三洞桥小学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题教学一直都被老师视为重要内容,也是教学难点,对培养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审题;分析;思路;形式
【正文】

      小学数学中,应用题这部分内容是学生最难学好的,也是导至学生怕学习数学的主要原因,课改后如何有效地进行应用题的教学是值得我们教师思考。下面浅谈小学应用题教学中几点认识:

  一、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学生能否正确地解答数学应用题,审题和分析数量关系是关键。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审题时对题目中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每一句话都要认真推敲,也就是在解题时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不能盲目地列式计算。

  解答应用题时,不同题型有不同的审题方法,而最常用的是“质疑审题法”,也就是读题时边读边想,边问几个为什么,并试着解答,其方法有两种:其一,通过应用题的已知量,关系句,重点词边读边问与哪个量有关系,可以求出哪种数量,引起思考。例如:第九册练习四十第30题,一个苗圃培育树苗。松树苗占地625公倾,柏树苗比松树苗少45公倾。这两种树苗占整个苗圃的58。这个苗圃有地多少公倾?“柏树苗比松树苗少45公倾”由这句关系可以求出哪种数量?看到“这两种树苗占整个苗圃”可想到先求什么?这样一问,一道比较复杂的应用题,就化为简单应用题,为解答最终问题铺平了道路。其二,是在审题时,从问题到条件反复思考,分析数量关系。例如第九册练习三十八第5题,永丰水泵厂计划25天制造1575台水泵,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制造12台。照这样计算,完成原定生产任务要用多少天?“要求完成原定生产任务要用多少天?”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哪种量是已知的,哪种量是未知的,先求出什么?这样学生在解题之前,心中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解题思路。

  二、加强解题思路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进行解题思路训练是学生学好应用题的重要方法。通过审题,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联系,使已知量和未知量这对矛盾得到统一,这种构想就叫思路。应用题教学中要以指导思考方法为重点,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基本规律,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如:福田小学五年级学生分三个组去工厂做胶袋,第一组16人,共做256个;第二组14人,共做210个;第三组15人,共做254个,全班每人平均做多少个?我引导学生寻找解题途径和方法:①看这道题求什么?②怎样求?③什么是总数量?④什么是总人数?接着启发学生找出总数量和总人数的途径,并找出题意数量关系式。根据分析列算式:(256+210+254)÷(16+14+15),使学生正确解答应用题。

  三、用文字语言表征问题

  对应用题的理解是学习应用题的内部条件,也是应用题教学的逻辑起点。如果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文字释义都含糊不清,势必出现新旧知识断层,给后继学习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对最基本的语言知识的学习,使他们能够读懂题意,而读懂题意的关键就是要求学生能剔除题目中的“无用成分”,能用自己的语言阐明题意的核心,建立相应的文字表征或数量关系。

  四、问题来源生活化,呈现形式多样化

  问题来源生活化,呈现形式多样化,就要求应用题的素材是学生自己熟悉的,或是自己感受过的、理解的,与他们的生活世界密切相关。这种呈现方式,对学生来说,具有亲切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呈现方式也要打破以往纯文字的形式,采用图文并茂,这不仅有助于摆脱纯文字的枯燥说教,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步骤

  一道应用题的解答包含了读题、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写答句、检查等步骤,每一步都必须引起教师的注意,在应用题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按正确的解题步骤解答应用题,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是检查验算和写好答案、答句的习惯。

  六、应用题教学和运算教学要紧密结合 

  新教材中,应用题不再以单独章节的形式呈现,而是和计算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做不是取消应用题,而是极大地加强了应用题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中的重要作用;不是降低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而是为了真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应用题教学应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提出各种数学问题。 

  2、教学习题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尽量反映学生身边的事和感兴趣的事,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3、应用题不强化类型,让学生从运算意义出发进行思考,而不是从类型出发进行思考。学生解决问题时不是把问题和类型相联系,而是思考情境中的问题与数学意义的联系,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对数学概念的进一步理解。如果死扣解题类型,学生就不会着重思考其中的数学意义,这样,学生的思考空间缩小了,学生虽然发展了解题技能,但没有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和思考能力。只有把情境和运算意义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和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我认为教学复杂应用题或者是简单应用题,教师必须掌握各类应用题在整个教材中的编排位置和作用,以及应该达到的数学目标和要求。同时把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指导方法体现在教学过程始终,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达到和谐的统一,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