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感悟
【作者】 王 玲
【机构】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第二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其兴趣,以达到乐于阅读、理解感悟、情感升华!同时要以阅读教学为载体,灌输给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陶冶高尚的情操,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阅读理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以达到学生能读、会读、读懂、读通、读透。【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兴趣;诗意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其兴趣,以达到乐于阅读、理解感悟、情感升华!如何让阅读教学高效落实,让课堂充满诗意,让孩子轻松愉悦地学习,让教师语言富有诗情画意。我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和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
一、过渡导入——简洁而诗意
过渡语是教师从一个环节转到另一个环节时所使用的语言,用好过渡语,可以使学生从一个知识点转移到另一个知识点,过渡不仅起铺垫作用,更会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1、过渡语要简洁美。一节课40分钟,教师多说一分钟,学生则少一分钟的学习时间,浪费时间不说,啰嗦的语言使听者不明,无所适从,会直接导致课堂效率低下。加上小学生本身一节课的注意力都不长,因此老师要注重过渡语的简洁。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传授更多的内容或信息,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仔细、反复地推敲,词语要经过慎重的选择,力求做到中心突出、条理分明,切勿重复、琐碎,让学生感到厌烦。
2、过渡语要诗意美。教师的语言要富有诗意、具有韵律美。优美的语言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和熏陶,教师,优美的、富有诗意的过渡语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直接影响孩子语言感受和词汇积累。
二、情境创设——生动而有趣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呢?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
1、问题情境法。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探求欲望。如教学《我是什么》时,教师开门进山的问学生“孩子们,知道雨、雪、雹是怎么形成的吗?”学生肯定不知道,教师就抓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引出课文。教师要抓住时机,依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对情境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故事情境法。实验心理学告诉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来自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并且多感官的刺激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迁移。创设故事情境就是要调动学生视听觉等尽可能多的感官理解和建构知识。教学《坐井观天》时,以教师讲到乌龟和兔子之间发生了一个故事,你们知道在青蛙和一直小鸟之间发生的另一个更有趣的故事吗?孩子最爱听故事,此时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
3、游戏、活动情境法。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游戏是由愉快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各种游戏、创设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产生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不但能增长学生的知识,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记忆、注意和独立思考能力,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4、图片、视频情境法。利用多媒休课件创设情境已经为广大教师所普通采纳,多媒体情境有其特有的优势,图片、视频情境法对学生来说更直观、更形象,对老师既省时又方便。
三、评价学生——激励而和谐
新课标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教师评价的语言应充满爱心、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尊重、充满信任、充满着幽默与风趣。
1、赏识与鼓励。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赞扬与肯定。为了让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我们在评价时要尽量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学生的发言中只有一个用得好的词,只有一句说得好的话,也要立即给予热情的鼓励。
2、诙谐与幽默。新课标指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老师风趣幽默的语言必将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中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孩子们都喜欢幽默的老师,这样的老师能给学生以亲切、平易近人的感觉,如果老师把幽默恰如其分地用到课堂中去,会拉近老师与学生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3、商量与探讨。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不喜欢老师尽是的训诫和说教,他们期望着老师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我曾听一位教师执教口语交际课时,当一位学生说他看到妈妈冬天做家务手都冻肿了,于是想克隆出许多保姆。教师亲切地问:“那你想过没有,保姆也是人呀,难道她的手就不会被冻肿吗?你关心妈妈也要关心保姆呀,你接受我的意见吗?”学生愉快地点了点头。学生有这样一位教师和风细语地帮助他们纠正学习中的错误,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中,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
4、宽容与理解。新课标要求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独特体验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我们要用宽容的眼光去理解孩子,去保护孩子稚嫩纯真的心,我们的评价语言只有做到宽容、亲切、真诚,才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与赏识,从而增强他们继续超越自我的信心。
总之,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教师既要全面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中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并且还要正确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更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使语文阅读教学真正做到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