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议英语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作者】 吴孟君
【机构】 贵州省普安县青山镇民族中学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导师,郭沫若所说的“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就是这个道理。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就必须设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意识更好的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这是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也是新形势下英语教学和培训工作的重点。【关键词】兴趣;导师;教学;学生
在英语教学中,课常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枯燥,乏味的课堂气氛只能使学乍昏昏欲睡。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要创造一个良好热情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们轻松自在愉快的学习。而且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成不变,要灵活多样,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在学习当中运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有效学习。这就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局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使学生产生愉悦情绪,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下面是在实践中得到的几点感悟:
一、课堂要体现因材施教
营造课堂氛围要因材施教,我国古代孔子很早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我们的教育是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普遍运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法是根本不存在的。
学生因个性差异,在课堂上的表现会各不相同。有些学生性格开朗,善于表现自己,在这些同学的面前,比较胆小的学生感到有压力,不敢开口用英语交流思想。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依据不同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和拥有的能力,注意启发的多渠道、多层次以及语言的艺术性。站在不同学生原有知识的起点上,鼓励和扶持学生一步步地朝前走,使每位学生在每堂课的学习中均有发现和突破。在技能培养上,应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阶段、有侧重地制定能力培养目标。总之,对不同学生,特别是因心理障碍造成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从简单的英语说起,如:What’s your name?Can you play computer games?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注意从易到难,使他们获得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产生上进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力求让他们在参与中能有所得,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喜悦,使参与成为主动的追求,从而更加积极、自觉地学好英语。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我们要尽力使学习的气氛自由自在,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轻松对话,在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中,我们的教学方法作用才能得以最大发挥。教学是个双向过程。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我们应该主动的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觉在课堂上轻松自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语言技能。我们说自己的母语也是这样,如果在烦躁不安的情况下很难接受新知识,而轻松自在的语言环境能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消化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更好的领悟英语语言的魅力。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能够让教师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水平,从而创造出更加优秀的课堂,同时课堂上还应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和组织练习;并且要注意练习编排的原则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机械练习到活用练习;练习的内容既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太难则会抑制学生学习的兴趣,影响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太易则不以达到训练的目的,难以激励他们巩固旧知识,获取新知识的求知欲,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难以活跃课堂气氛.总之,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狠下功夫。
三、教师的情绪、情感具有感染性
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产生共鸣,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上海特级教师于漪说:“作为一个教师,教学时总是不能板着面孔进课堂,板着面孔进课堂,一进去就跟学生拉了一个很大的距离,学生一看到你就望而生畏,感情上就有了距离,教师上课应当和颜悦色,使学生感到可亲可敬。优秀教师的经验说明教师的情感有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
现代教学评价理论评价课堂教学氛围的一个最重要的显性指标,是观察并判断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由师生共同产生的“情感流”的饱满程度,从“情感流”的流向、流量、相互激发而引起的共振频波、幅波等表现加以评判。而从“情感流”的产生机制、激发机制、强化机制以及对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程度等内在要素来分析,教师无疑居于“情感流”的焦点位置。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教师对自身激情的调控能力成为课堂教学氛围的先决条件。教师应该充分调动自己情绪的感染力,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使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愉快,达到情感交融,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借鉴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强化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稳定的自身情绪调控操作方法,并努力向艺术层次发展。需要指出的是,教师是活生生的社会人,生活中的各种因素都会给自身情绪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教师自身情绪的调控显然已超出了有限的课堂教学范围。
四、充分体现主体性教育
所谓主体性教育,简言之,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变学生被动、从属地位为主动、主体地位,学生不仅仅是观众,也应走上“舞台”当“演员”。主体性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学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它是个人全面发展的核心,是全面发展人的根本特征。只有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化,个性化的发展。主体性教育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是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我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的方法对主体性教学进行了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讲解一篇新课文时,我改变了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采取了“分小组学习讨论,开展小组间竞赛”的方法。以小组成员合作性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体系。课文讲解包括拼读生词及词组,分析解释课文两部分内容。其间可以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均得以实践。
上课形式多样化有利于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保持他们持久的学习热情。游戏是初中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一个小小的游戏往往能起到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感到学英语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达到“乐中学,乐中思,乐中用”的效果。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愿意做游戏的这种欲望,及时鼓励,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促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加倍努力,争取有更出色的表现。例如:在学完了课文“How much are these socks?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Go shopping ,Big Sale等活动。这样既优化了课堂教学,又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只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一种容器,他们都有表现自我和得到别人赏识的欲望,让我们不断地探索,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刘善循.快乐学习法,商务印书馆,2002.
[4]李维.学习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