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
【作者】 吴柳银
【机构】 贵州省天柱民族中学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应承担起构建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这一重任。改变教师角色,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要以实践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要以对话为主,突出学生扎实灵活的语言操练技能;要让创新教育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从而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努力实现新课改与新高考对接。要做到这些,教师们就要认清形势,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思维。【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改;教学方法
在新的教学改革形势下,要求课堂教学模式必须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增强其创造性,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求知探索的转变,从根本上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要做到这一点,高中英语教师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分析问题,查找原因
很多学生会觉得高中英语难学,这实际上是因为他们由初中升到高中后,对英语学习还不适应。在初中阶段,教材浅易,对话丰富有趣,大多阅读课文篇幅较短,在课堂上就有充分的时间学习,不需要课前花长时间预习,学生对所学内容格外熟悉,一些简单的词组和句型如:would like to do sth.;be busy(in)doing sth.;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等等能倒背如流。他们可能说不出语法上为什么,但他们能依葫芦画瓢地运用,在考试中能得分。然而到了高中,情况却不同了。高中的教学内容增多了,阅读材料篇幅较长,课时相对减少;对于阅读理解材料往往是篇幅很长的课文讲两课时才能结束;加之词汇量增多,语法较为集中,写作要求也提高了,课堂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更多。而且,课后自习时间不足,没有计划,不能合理安排时间及时有效组织预习和复习,几单元过后心中便没底了,更有甚者会直接产生厌学情绪。这只是客观原因。从初中到高中,学生的心理上也存在一个质的变化,许多学生一反初中在课堂上主动积极、踊跃发言、主动参与的好习惯,而变得腼腆、沉默寡言,被动接受地接受知识。久而久之有些学生养成不善交流的自闭的坏习惯。这样的状况又怎能学好英语呢?这些问题摆在我们英语教师的面前,急需我们抓住新课改这个机会,采取实际有效的措施,采取适当措施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新课程的目标定位是,一切“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这一目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六个基本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总之,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为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也对教师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所以我们英语教师应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领会课程改革实质,理解教材变更意图,关注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学习方式的改变、情感态度与学习策略、共性要求和个性特长需求,关注学生参与各种活动以及体验与感悟,关注发展性评价。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适应新变化,塑造新角色,立足新起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围绕新教材,探索教学新理念
传统的英语教学主要是教师“填鸭式”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最终学到的不过是“哑巴英语”。单一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灵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新课改下的现代教学观则应该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增长能力,使其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创新理念,探索模式,认真钻研教学大纲,通读、熟悉、钻研教材,找出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教材内容制定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要在钻研大纲的基础上通读教材,增强对教材的理解。只有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才能驾驭教材,才能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任何知识都不是孤立的,都有它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不了解前后内容的关系,就不能准确地制定出每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要求,就不能在处理教材时突出重点。
四、优化课堂结构,倡导参与教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练意志、陶冶情操、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再而,教师要调控好教学时间,力求做到课内外有机结合。在备课时,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同时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认知的触角延伸到课外,持续课内知识的学习到更广阔的生活中去。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教学任务后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整理一节课所学的知识,不懂的问题及时寻求解决,当堂消化所学知识,记忆会更牢。
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践者,要在短时间内真正做到以上几点也许并不容易。总而言之,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也给了我们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它让我们英语教师认识到不断加强自身学习的重要性,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创新,教材的更新,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等等,这一切都值得我们深思: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各种学习潜能,特别是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我们坚信: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只要我们大胆实践,不断探索,努力创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就肯定能在新世纪将我们的高中英语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