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

【作者】 朱金付

【机构】 贵州省安龙县戈塘镇戈塘中学

【摘要】作为初中数学老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数学教材“弹性”问题,应该选择怎样的教学方式去教学这个新型教材,这就是本文浅谈的实质。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老师;“弹性”问题
【正文】

      在数学新标准提出后,老师们确实面临着一些实际教学中的问题。老师们认真的学习新标准,在理解新标准的基础上,再去揣摩教学的新路程。新教材在内容上做了挺大的改变,才使新教材具有“弹性”,“弹性”就是教材内容上的伸展性和压缩性,这两者同时出现并不矛盾,我想就这两者说说我自己的想法。

  一、教材的伸展性

  教材的伸展性就是教材在内容上扩增的一些东西。传统的教学是以老师为主的模式,老师交给的知识就是我们要掌握的知识。其实,新标准中之所以要求学生全面、协调、和谐地发展,是因为传统的教学忽略了这个方块。传统的教材在内容上就是公式、例题、练习题等,这些知识给学生的印象就是死板、无味、枯燥,老师给的教学也就变得冷冰冰的,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这也是为什么经过这些年教学成果仍未见起效的原因。新标准提出后,各地方都纷纷认识到这个弱点,于是都在教材上进行了改革。新教材增加了探究、自主、合作学习的板块,这就从另一个方面去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新教材中融入了更多的数学趣味知识,这更容易激起学生对数学的喜爱;新教材中添入了许多数学家研究数学成果的有趣故事,这会让学生更能理解数学的精神和灵魂;新教材中写入了更多关于生活的例题和高科技数字产品的使用,这更能让学生与实际接轨,从日常生活中去感受数学。这就是新教材在内容上的伸展性,它会给教学带来更多的趣味。

  二、教材的压缩性

  新标准中提出让学生全面、协调、和谐地发展,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方面的知识,而不只是局限于本身的教学,这就无疑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压力。为了做到压力平衡,在教材上就会把一些东西给压缩化。曾经问过很多学生学习数学的感受,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说学数学难。为什么数学会给学生留下这样的一个印象?我觉得是因为以前的数学教材中学习内容本身的难度。以前教材中老师们注重的是学生在知识掌握的宽度和深度,教材上就写满了数学公式、例题,而且为了让学生学得更深入,在教材上的一些知识是一些初中生根本就没有能力解答的。这就无形的给了学生学习的压力和难度,真的做到了让学生知难而退,甚至是望而却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能要求学生拥有学习上的热情和勇气。新教材中就将这些知识给去掉了,我们要的是让学生学习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知识,至于更加高深的知识,我们应该让他们先产生兴趣,在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在新教材上做的这些删减,我觉得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会让学生他这更加轻松的步伐学习。

  三、面对“弹性”教材的教学

  教师更重要的任务是怎样在这种新型教材中运筹帷幄,掌握大局。这必须有一段摸索的教学路程,关于教学我有三点建议:

  1、注意关联性

  新教材提出了在内容上的伸展性,在这些新内容呈现的同时,也提醒了老师学习一门科目不仅仅只是学习这个科目的知识,我们应该有更开阔的眼界。马克思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的应用了数学,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这只是在科学这个领域体现了数学的重要性,也同时证明了数学与科学是息息相关的。其实数学与很多的知识领域都是有联系的,比如说物理,在探究物理成果时也会用到我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地理的学习也是和数学分不开的。新教材出炉后之所以扩展了这些知识,也是为了让教育者注重这方面的教学,在提高自身的基础上让我们的学生更加受益。作为老师,我们不能让自己局限,更要教育学生数学学习不是无用的,它是启明灯。

  2、伸展性教学

  既然我们面临的是伸展性的教材,当然我们得投教材之所好,运用我们的伸展性教学。在教学工具上我们可以体现伸展性教学。教材上的新内容或许不再是我们平时的教学器材就能表达出的。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理解,我们可以适当的引用高科技产品,比如说计算机、投影仪等。运用高科技,我们可以让以前数学的状态活过来,可以恰当的结合动与静,将生动、有趣的数学情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帮助他们的理解。在课堂氛围上我们得伸展性教学。教材中更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我们应该顺势制造适合学生学习的情景,比如说问答、提问、赛式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的学习,将学习的主要位置还给学生。在课下辅导中我们得提倡伸展性教学。初中的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充满了好奇心,他们有时有很多的问题,因此,在面对求知欲很强的学生时,我们得有耐心,在课下辅导时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向更宽的方向学习。伸展性教学我们就得孜孜不倦。

  3、学会压缩

  初中的孩子还不够成熟,他们刚从小学跨进另一个知识殿堂,我们得根据孩子们的特点进行压缩教学。毕竟刚刚接触另一个深层次的知识方面,学生可能不习惯那么快的接受难度大的知识,我们得学会取舍,让学生先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础的学习方法,然后我们在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潜质选择性地让他们自己进行深入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上占主导位置。学会压缩,并不代表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不全面,学会选择,学会取舍,这也是教学中的一种美。

  总之,新标准下必有勇夫,老师们都在探索适合这条教育之路的新方法。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每一套方法都有它过人的地方,我在这儿写出自己的拙见,希望大家提出意见。也很期待与众老师齐心协力,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初中数学教学的新路。

  参考文献:

  [1]潘菽,《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查建敏,《中学数学教育学新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

  [3]林六十,等,《数学教育改革的现状与发展》,武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