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作者】 张恩海

【机构】 贵州省赫章县第二中学

【摘要】本文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实际,论证了中学地理课程改革与教育理念更新的重要意义和途径。阐明了地理教学方法和地理教学手段更新的必要性与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地理;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正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越来越束缚着教育本身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应随之发生改变。新课改的稳步推进不仅要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更要稳定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教材知识有全面的把握和恰当的处理,重视教学设计,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积极探索新课程教学方法。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

  一、转变教育观念

  新的课堂有效教学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只有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到位而不越位,才能让学生的精神得到解放,使师生之间的这种亲和力转化成新的驱动力。

  新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各自说出各自的观点,这样教师在教学中也倾听到了学生的一些新想法、新观点,同时也缩短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愿意与老师进行相互的探讨和交流。因此,转变教育观念是提高课堂效果的根本。

  二、重视课前预习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的课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地位有了空前的提升,教师的角色也在悄然变化,课前预习显得更为重要。良好的课前预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有利于学生提高听课效率,有利于暂困生扭转学习被动的局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学习基础不一样,预习需求也就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在布置地理预习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差异性,进行科学设计。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降低要求,老师可以让他们把地理课文读熟,标出不理解的词句就行了;对学习较好的学生,老师应要求他们搜集有关资料,根据教材内容提出问题,看看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采取分层布置预习作业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的预习效果。预习光有布置不行,教师必须加强检查。有检查才有落实,有测评才会有促进。教师不能只布置不检查,不然学生的预习积极性会相对削弱。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的时间一般应安排在学习新课之前的几分钟,可以通过提问或抽查的方式进行。还可以定期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加以检查评定和成果展示,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预习兴趣。

  三、丰富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于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警句和头悬梁、锥刺股等故事,来激励学生用功学习,而很少考虑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会愉悦和快乐。这样学生不仅会感到学习是一种痛苦,而且学习效率也不会高。因此,如何丰富课堂教学,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是一种艰苦复杂的脑力劳动,学生长年累月的学习是很辛苦如果没有兴趣来支撑,那的确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和困难,学习起来不仅不觉得苦和累,而且会感到其乐无穷。如再讲到高中地理“洋流”部分时,可以用“泰坦尼克”号惨剧、二战中德军自如地进出地中海等故事导入,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书本世界是语言符号的世界,是由一系列单色调的、抽象的文字堆砌起来的世界。地理课堂之所以没有生机活力,变得如同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应该说与学生的书本世界和生活实际相割裂有关系。现代教学手段可使课堂生动、形象地再现生活,使课本内容与现实有机结合。运用计算机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要表现的地理事物由小变大、化远为近,使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例如通过电脑动画可以模拟板块运动过程,以及演示板块运移过程,解释构造地震的成因、板块构造学说等,这将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三)地理课堂多样化

  课堂教学不拘于教室,可以让课堂知识传授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应用中学习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发展。就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而言,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到野外观察是学习地理所必须的,也是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须的,有时候教室以外是我们最好的课堂。

  四、课后及时反思

  当前,在新课改背景下,许多学校都要求教师写教学反思。但是很多教师对于教学反思只是浅尝辄止,这非常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真正的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自身教学观念再认知、再创造的过程。写教学反思时,内容应涉及多个方面,如教学成功之处,教学不足之处,教学中的机智,教学时学生的创新之处等。通过教学反思,对过往教学作出深刻的剖析和探究,促成教师的经验积累和提升。反思,可以使教师捕获灵感,吐故纳新,让今后的地理教学更上一层楼。

  总之,新课改不论是在教学方式上,还是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都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这都需要我们一线的教师不断的去领会、去实践、去探索、去感悟。新的模式、新的方法不能流于形式,更不能片面的去理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多与同行交流、学习,更好的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在新的形势下,全面提高整体综合能力,做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