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作者】 游名跃

【机构】 贵州省三都县丰乐中学

【摘要】语文教师要在初中阶段让学生的语文能力有较大提高,教师必须寻求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狠抓初中语文“双基”教学实施的基本环节,培养学生识记能力;重视阅读训练,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写作习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语文能力
【正文】

      中学语文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中学教育的一门传统学科,学习的内容多而杂,初中语文教学更是如此,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学科增多,学习任务加重,学习时间也日见紧张,因此,语文教师要在初中阶段让学生的语文能力有较大提高,教师必须寻求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初中阶段是我们国家九年制全民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我们要在改进教学方法上功夫。所以教师既要抓住以学生为主体的核心理念,又要针对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但心理上尚不成熟,逻辑思维能力有待加强、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的心理特点,在促进学生独立的思想指导下,把学生“扶上马”,并为学生牵蹬引缰,为他们放开思维自主学习“送一程”。按照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单一到复合的教学基本原则,我们对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进行分项集中训练,努力在初中阶段使学生的写字、口语、应用文写作等实用性语文能力基本过关,在不加重学生的负担的基础上,让学生系统掌握相关语文知识和技能。

  如在训练学生写字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实用性的原则以硬笔为主。加强对学生进行硬笔书法训练,并为了巩固和复习中华民族的书法精粹,辅之以软笔书法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要把教师讲解示范与学生定时定量练习相结合,可先通过板演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用笔要领,再让学生像古代学生描红学习书法一样,摹写基本笔画、偏旁部首,然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临写基本笔顺、基本结构。在这个练习阶段,要让学生学习小组的互评矫正和教师评价分析相结合,最后让学生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独立背帖练习,逐渐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并把写字训练与课文字词教学融会贯通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与教材内容的有机联系。

  二、根据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可以说,中学语文教材的选编都是围绕着这一目标的。无论是选用的文言文课文,还是现代白话文课文,都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学习、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但是文言文毕竟在现实的交流、交际中不再广泛使用,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语言能力,还必须以现代文为主。以白话文为基本工具的现当代文学使学生在阅读接受起来没有像面对文言文那样的语言障碍,当代文学作品更是和当前的汉语同步,而且所选的课文都是在语言运用方面的典范之作。这些课文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现代汉语语汇,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而且不同体裁的课文对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和写作能力都大有帮助。教师在讲授现代文时,要注意采取与文言文不同的教学方法,切忌上成单纯的知识传授课,要放开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尽量让学生多动脑、动口、动手,着重让学生自己分析、比较、运用,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如朱自清在《背影》中运用了一系列的描写“父亲”去买桔子的动词,可以让学生运用比较、替换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确,并及时地让学生活学活用,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准确描写自己或亲人朋友在生活中的一系列动作,让语文能力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利用应用文写作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在应用文写作训练中,要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先让学生根据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让学生在已有语文知识的基础上,了解掌握写作结构格式、内容语言的顺序等写作规范,再由易到难地重点进行语文应用规范训练,并让学生贴近现实,联系实际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同时也要注意现代白话文与文言文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感受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典文言文的语言精炼、准确、含蓄的精华,这样才有利于更好地达到《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在语文教学中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实用能力,使学生明显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大大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写字训练使学生养成静心、专注、一丝不苟的良好语文学习习惯;说话训练发散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锻炼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应用文写作训练则增强学生参与生活的意识和为社会服务的才干。

  四、重视阅读训练,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因此,近年来,阅读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阅读是学生借助视觉了解文字符号所表达的内容的一种活动,它是语文“双基”的具体运用,因此,我们很重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我们主要做法是:教师分文体讲析“讲读课”中的精彩段,学生自我练习“自读课”和课外阅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要注重搜集积累全国各地语文报刊中的阅读理解题目,并分册分类整理,以便于让学生平时练习。教学中教师要跳进“题海”精选习题,以便让学生跳出“题海”,巧练精练。具体阅读教学中则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这个顺序进行训练,从实例中归纳出各类文体阅读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阅读的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离不开实践,需要我们不断摸索探究,调动学生独立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会思维、发展思维,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李世海,高兆宏,张晓宣.创新教育新探[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王晓辉,周娜.新课程.语文教育怎样改革[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