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怎样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作者】 胡正柳
【机构】 贵州省龙里县洗马镇洗马中学
【摘要】当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待于提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不能准确地使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尤其在听说方面。要改变这种状况,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关键词】教学有效性;英语;课堂教学
一、实施英语情境教学的基本原则
创设英语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作用。但如果情境设置不合理,那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创设有效的英语情境,应该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遵循可接受性原则。情境的创设要考虑到学生能不能接受,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心理活动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例如在用 stop sb. from doing sth. 造句时:
生:My mother often stops me from eating meat.
师:Why?
生:Because my mother says I’m too fat.
全班同学大笑,使这位学生很尴尬,但教师下面的一句话立刻将气氛缓和了过来。
师:But I don’t think you are too fat. You are strong.
相反,另一位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请某位学生配合一段“看病”对话。有一位身材比较胖的学生自告奋勇站了起来。
师: Good! I think you are too fat. You are the right person! You must stop eating meat.
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这位学生一脸的尴尬。通过比较发现,教师在创设英语情境时应用的方法不同,所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前一位教师所谈到的关于“肥胖”话题的教学情境片段,语言情境的设置有其随机性,但教师及时地把握住了学生的心理活动,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因此,情境的创设应具有可接受性,能够促进师生情感的沟通,增进友谊和相互尊重,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遵循真实性原则。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挖掘学习的资源,善于利用学生的情感体验来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学习情境越真实,学习主体建构的知识就越可靠,学生就会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移入所感知的对象中,越容易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例如:
师: Excuse me. When is your birthday?
生:On February the eleventh.
教师此时创设切蛋糕庆祝生日的情境。
师:Now Ann will cut her birthday cake into pieces. Who do you think should get the first cake?
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Ann,有的说 Ann’s mother,有的说 Ann’s father,并各自说明了原因。教师接着布置开放性任务,让学生回家后,调查家里人(Mother、Father、Grandfather、Grandmother……)的生日。这个教学片段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学到了知识﹙月份单词的复习,序数词的使用,语言交际的训练﹚。通过案例片段可以看出,创设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经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学生的切身体验,把课堂和现实生活体验紧密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实施英语情境教学的基本策略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激发起来时,也就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往往是教师提供或学生主动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的时候。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弛有度的理想气氛,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 营造诱导学生主体自主参与的教学情境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的交际性注定了英语教学必然是参与型的教学。学生只有在参与的过程中才有机会运用语言知识,才能形成交际能力和发展其他相关素质。参与的过程也是学生发展个性、展示个人综合素质的过程。没有强烈的动机、良好的心态和创新意识,学生就不会主动参与英语课堂交际活动。例如:
T:If someone want to express his opinions,What expressions do they usually use?
Ss:I think…,I believe…,I guess…,I suppose…
T:If someone doesn’t have the same opinion ,what will he say?
Ss:I’m (not) sure…,I (don’t) agree…,…
学生进行互动性交谈,在交际中掌握句型。在此句型的操练中,学生高频率地参与了课堂教学过程。在所创设情境的诱导下,学生迅速进人角色,大胆参与交际活动,在参与中深化对课文的理解,领悟语言知识的规律,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从学生日中主动说出来的英语,远远胜过被动灌输的现成的语言知识,因为这是学生自主思维和创新运用语言知识表达思想的结果。有了学生的参与,课堂教学才能呈现其动态交际活动的生命力。
2、创设激发想象的教学情境
想象力是创造思维能力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的智能素质。对学生想象力的训练,是指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头脑中的已有表象创造新的形象。例如老师绘制了一幅未来住宅的图画挂在黑板上,创设这一情境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
T:Look at the picture,please. I put hand on the lock and the door opens by itself . Ok! It’s our home in the future. Use your imagination and try to talk about what you can do here with the help of thee pictures.
S1:when it’s dark,I’d like to tell my computer to turn on the light.
S2:My house is controlled by the computer. so it’s neither too hot nor too cold. I feel comfortable
S3:The computer controls the lights of the house. When I leave the house or go to bed,I don’t have to turn them Off. They can go off by themselves·
…
T:I really appreciate what you have said. To tell you the truth,this is also my dream flat.
通过这样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想象,使学生的思路由书中提供的一个“点”发散出去,努力扩展至一切能说明教材内容或与教材内容有关,或由教材内容引发出来的事例。这种训练还包含了对学生广泛的联想力和举一反三的自学能力的培养。持之以恒地训练下去,就会使学生在受到某种触动时自然而然地把思考范围拓展开去,多向散射而使思维极具活力。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要准确把握《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自觉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在转变观念的同时,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点应瞄准在转变教学方式上,教师要积极倡导和尝试有利于学生主体主动发展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型教学方式。英语情境教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在紧紧把握新型教学方式的本质和特征的基础上,不断使其得到发展,让学生在上课时如同鱼儿在水中那般自如快乐,使学生有问题可思考,提高课堂的效率,提高成绩的同时爱上英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