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谈英语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

【作者】 杨 梅

【机构】 贵州省黔西县第三中学

【摘要】教学过程中,碰到了一定数量的英语学习上的困难学生。怎样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教师要采取各种方式方法,来转化学困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学困生;转化
【正文】

      英语学习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英语学习结果的评价成为衡量他们英语学好学坏的一个重要手段。而有一部分学生因各种原因成为了学习上的落后者,每当检测学习情况的时候, 都是他们心灵痛苦的煎熬,打击多了,也就麻木了,对学习也就失去了信心了, 英语学习则是他们的痛中之痛。作为英语教师, 如何去帮助英语学困生呢?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课堂教学设计遵循由易到难,学困生优先的原则,让差生拥有成功的体验

  新教材的灵活性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另一方面也给学困生的英语学习增加了难度。我们怎样才能化难为易,为学困生“减压”,培养其自信心?具体做法是低起点,低要求,低目标,逐渐改变学困生作为局外人的角色,改变他们自我封闭的性格,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并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惊喜,加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另外,学困生上课时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可以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明白的、难度适宜的问题,叫他们到黑板上写有把握的句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练习,当他们遇到困难时给予必要的提示,帮助他们轻轻松松地完成任务,获得成就感。当他们回答正确时,我们可以面带笑容地说:”very goodgreatfantastic”,让他们因成功、表扬而兴奋、激动。同时为了延长学困生上课专注的时间,我们可以结合课文设计一些游戏,唱唱歌曲,听听录音,讲些有趣的小故事等,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调节他们的情绪,让学困生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课堂活动中优、差生结对,师徒牵手共进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以人的发展为本,提倡以学生,活动,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常见的活动是小组练习,如pair work, group work, 要求学生高度参与,合作学习。但是,对于部分语言学习能力弱,基础较差,语言学习有障碍的学困生而言,有时不能做到“启而发,引而言”,教师不领读就不会说,或缺乏自信不愿尝试着说,或单词不熟不敢开口说,或不愿动脑筋表达自己的意愿,参与pair work, 等活动难度就更大,为了使他们大胆开口,积极参与,可使他们根据“优差搭配”的原则,把整个班分成若干师徒对,相互合作,荣辱与共。

  三、在学困生之间结对竞赛,引入竞争机制,激发竞争意识

  相对于旧教材而言,新教材的任务设计更灵活,方式多变。比如听力任务结合短文,图片,图表,文字信息,题型更广泛,有listen and circlelisten and number, listen and match, listen and write the correct letter, listen and fill in the chart, listen and check等,生动活泼,富于变化。这对我们教师激发学困生的竞争意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帮助他们结成竞争的对手,这样在相同的起跑线上,他们之间的竞争就显得特别有可比性,学生也乐于接受。有了竞争的对手,课堂上就可以充分利用上文提到的各种任务进行比赛。例如,七年级下册 Review of units 7-82a,2b,2c,2d都是相同的听力材料,教材就涉及了4种不同的题型。我们可以利用这4个题,让4对竞争的对手来回答,其他学生当评委,看谁回答得准确,进行口头表扬,并累计得分,颁发奖品。其实学困生并非无进取之心,更不是甘心落后,只要我们提供给他们公平的竞争机会,正确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好胜心,让学困生也体会到成就感和竞争带来的喜悦感。

  四、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学困生个别辅导,重点照顾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自尊心,渴望进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具体学生具体分析,各个突破,比如父母离异的学生,大多数较内向,自卑,性格孤僻,对于这类学生,老师要给他们母亲般的爱,多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一些情况,并在生活上给予足够的关心;无数事实证明,学困生有消极性,也有积极性;有逆反心理,也有求知欲;有违反纪律的行为,也有守纪律的愿望。他们毕竟是孩子,教师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轻微的触摸都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我们在教学中,一定抓住学困生希望得到表扬的心理,需要尊重的心理,害怕受到伤害的心理;抓住他们有决心无恒心的矛盾,有理想但意志薄弱的矛盾,想学好但不愿付诸行动的矛盾,为他们设计难易适中的问题,给他们充分实践的机会,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用无私的爱心,独特的关怀,不倦的指导,来感化他们,相信所有的学困生都会有转变:课上不专心听讲的学生少了,作业不愿做的没有了,对自己没信心对英语没兴趣的学生不见了,所谓的学困生也就日渐消失了。当班上绝大部分的学生走上正确的学习外语的轨道,班级的学外语气氛越来越浓时,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禁不住会问:世上还有什么比转化学困生更快乐的事吗?毕竟: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参考文献:

  [1]朱代悦《 因材施教:谈因循新教才,面向学困生开展新目标英语教学工作的体会》

  [2]刘建华 《中学英语创新教法》学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