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议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作者】 谭忠生

【机构】 贵州省三都县丰乐中学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作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转变观念,不断探索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切实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水平。本文结合笔者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对于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质量
【正文】

      长期以来,提高语文课的教学质量,已成为教学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就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从而逐步实现高质量课堂。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教学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创建和谐的语文课堂,重视个性化教学

  创建和谐的语文课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在和谐的语文课堂上,师生互动互促、共同进步和发展。学生眼中,如果教师既是一位严肃可敬的师长,又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好朋友,那么就很容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彼此的隔阂,让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个性得到发展,学生就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或看法,课堂教学质量也能有效提高。平时还可以多开展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能巧妙地调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教学不再是教师单一地教、学生机械地学。相反,能凸显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解放和激发。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集体观念将进一步加强,他们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欲望,这就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而个性化教学是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确立的新的教学模式,它是一种思路新颖、不同凡响、别出心裁、不拘一格的教学方式,是创造和谐课堂、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方法。个性化教学的重点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启发、引导。教师不再单纯地“教”,而是注重学生的“学”。个性化教学之路,在于通过教师风格鲜明的课堂风采,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才能真正达到主动构建知识的意义,才能实现知识更新,甚至达到创造新知识的理想目标,从而实现高效的教学质量。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习惯的力量是巨大而持久的,好的学习成绩正是靠习惯的力量去完成的,而且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只需教师稍加提醒就能坚持住,它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做为语文教师更是有必要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课前预习。预习能够为学好新课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探索新知识的前奏。预习的方式有:1.借助教材的编写特点,整体感知课文。2.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3.借助已有知识,在预习中印证加深。()质疑问难、勤于思考。学习贵在有独立的见解。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告诉我们,对待学问不要“人云亦云”,一味盲从轻信,必须要有一种怀疑精神。在学习中,如果出现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和老师的观点不同的情况,可找出依据来与同学霍老师展开讨论,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促进教学相长。

  三、创设良好的语文环境

  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在教学中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语言材料、积累素材,让学生明白生活即语文,尤其是要把写作融于生活,在日常的平淡生活中注意有所发现、注意感悟生活,把真实的真挚的感情抒写出来。语文环境的创设应根据课文的特点营造、渲染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注入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之中。我提倡学生多看课外书籍,在看的过程中学习一些字词,积累语言材料和写作素质。如果我们做到了以课堂教学为圆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运用语文,在不断运用中提高语文素质。我们每天说话时,实际就是在运用语文,在运用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学习、在进步,当我们听广播、看电影时,电视的一些文字又是语文,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学习语文,只要我们做有心人,总是会积累一些素材和积累一些东西的。为此,每次语文课前,我都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敢于走上讲台进行特长交流、讲所见所闻、推荐风景名胜、背诵古典诗词等。内容不限,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就行。通过一次次的活动,学生扩充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磨炼了胆量。同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向大家敞开心扉,交流自己的见解,使他们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知识,为学好语文、发展智力打下基础。

  四、打通课内外,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

  课内的讲是必要的,但是再圆满的课内充其量只是语文教学的一半,语文教学的另一半天地在课外。为此,我们要突破原有的语文教学格局,要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一是要可以最大限度地开辟语文学习空间。语文学习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生活就有语文,需要我们打通课内外,建立起课堂——校园——家庭——社会的立体网络,让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广告标语等各种语文信息走近学生,让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校园、家庭、社会,去学习鲜活的语文材料。二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争取语文学习的时间,要培养学生随时随地积累语文知识和语文信息的习惯。三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我们要引导学生除了学好课文,更要广泛地涉猎中外名著,要为学生制订一个读名著的有效计划。另外,引导学生从各种媒体中获取有益的信息,扩充自己学习的内容。四是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可以开展一些活动,如体验性活动(分角色朗诵)、制作活动(手抄小报的制作、课文插图的制作)等。这些对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都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所学科目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但可以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其它各科的学习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