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初中生物探究性教学的策略
【作者】 简 颖
【机构】 贵州省织金县上坪寨中学
【摘要】生物科属于自然科学,很适于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与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探究
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是《生物课程标准》的三大基本理念,探究性学习作为三大理念之一,其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教材中安排了很多探究活动需要进行探究性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更好的进行探究性教学就成了每一个生物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下面是笔者对如何进行初中生物探究性教学的几点浅见。
一、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习的意义建构,促进学生的高水平的思维和学习活动。行为主义的观点则认为,学生看到同伴们的成功,会提高他们自身的自我效能感。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意义建构活动有如下原因:(1)学习者之间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学习者建构起新的、更深层的理解;(2)在合作学习中,在学习者的交流过程中,他们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都被明确化、外显化了,学习者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监控;在学习者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的交流中,他们要达成对问题的共同的理解,建立更完整的表征,而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探究性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以探究活动课《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为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以及学案的使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学生根据收集或相互交流获得的的资料信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及预测实验结果,这些过程都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学生基本都能主动融入到小组讨论中,连平时上课不爱回答问题学生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交流、争议中,学生的思想得到碰撞,其效果有时甚至出乎意料,让人不禁感慨,学生的想法是很有创意的。
在探究性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创造力得到了释放,课堂学习效益得到了提高。不过探究性教学需要的时间往往较多,有些内容课堂上还不能完成,需要学生回家完成,虽然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但限于初中生物学科不参加中考,学生不够重视,再加上平时学习任务也重,所以很多时候实施实验并未得到落实。探究性教学虽好,可惜时间有限,因此在设计探究性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兴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和学校自身的教学条件。
二、学生是主角,教师是指导者
探究性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中心”,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合作,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学活动安排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情景、问题、探究问题的设置要在学生最近发展区,教法要建立在学法基础上,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虽然“教”不再是中心,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但是教师仍然处于指导者的重要位置。在教学时,教师不应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而不进行监控,让学生在讨论中过分自由甚至偏离主题。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预见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还要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要针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知道,热情鼓励和真诚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探究过程与探究结果并重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条件”思想指出:作为结果的知识是任何学习的必备条件之一,没有知识作为基础或不获得知识的学习是不成立的;即使是幼儿、小学阶段的学习,也是因为日常积累的许多朴素知识,才使新的学习和探究成为可能。
探究性教学不仅要重视探究过程,同时也不能忽视探究结果的分析和总结。由于时间的限制,在课堂上一个探究活动往往不可能完成,需要学生回家完成,因此教师要有计划的安排好活动,对于初中生物这种不参加中考的学科,必须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断鼓励,引入竞争机制,进行小组间的评比,以增加学生实施探究试验的热情,并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展示其成果的时间,在全班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氛围。
四、有选择的运用探究性教学
在新课标实施建议中指出:探究性教学不是全部的教学活动,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侧罗和方法达到教学目标。探究性教学时一种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但不是唯一的,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灵活采用最适合的教学方式和策略,如讲述法、讨论法和谈话法等等。如果一味的采用探究性教学,可能导致有些内容好事过多,不能保证教学任务完成,且教学效果一般,学生也会乏味,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真正的科学研究,应该是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教师要理智选择,合理运用探究性教学,用到恰到好处。
总之,探究性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是可行有效的,是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还要不断的摸索、改进,让探究性教学发挥出最大的效果,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激发其创造动机。教师也需要进一步学习,专研业务,以便能更好的适应这种新兴的课堂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谢建中 《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生物教学》,2005,11。
[2]袁振国 《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