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浅谈

【作者】 杜雷雷

【机构】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

【摘要】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教与学的统一,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地理教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下面笔者结合地理教学实际,简要阐述高中地理教学中诸多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有效教学;学习氛围;多媒体
【正文】

      有效教学已成为新课程理念实施、推进的必然,也是当前一线改革关注的重点。高中地理学科以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自身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学习的主要内容,涵盖了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是与人类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着力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突出地理教育的特点,创造良好的地理学习氛围

  地理不同于别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实际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教师突出地理教育的特点,创造良好的地理学习氛围。良好的地理学习氛围离不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体谅他们学习地理的难处,尊重学生的思想,善于激励他们。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谈话时,应和蔼可亲、仔细倾听他们的观点,学生回答问题时,答对的,教师应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到愉快、有信心;如果学生答错或不会的,要给予启发、引导,诚恳相助,总之要使学生在欢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二、综合多种学科,拓展延伸地理知识

  新课程地理教学强调多种学科的综合,特别是一些地理现象有着丰富的人文背景知识。对此,笔者以为在地理教学中,应该从事物的本来发展面貌出发,拓宽学生学习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促进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健康成长。例如,在讲述“地质特征”时,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多种多样,单纯的死记硬背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也不能更好地完成高层次的课标要求——为祖国秀美河山而自豪。但是地理的几何美就能很好的解决基本的知识体系要求——中国地貌中,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构成了一个网格平面,网格平面的线条就是山脉、网格平面的每个小格不是高原就是平原、盆地、丘陵;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也能展现地理的几何美。这种运用多元化的学习方法,必然会对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三、巧妙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结合现代科技,例如互联网等工具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更加直观地获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地理课程涉及很多图像系统,各种彩色图,素描图,示意图,分布图、统计图表都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彩色图,素描图若运用多媒体进行讲授的话,就更加明晰、直观、可读性更强,趣味性更强,各种示意图可以使抽象的地理原理变得更加直观浅显,明了易懂,种类繁多的统计图表就可以一目了然,在培养学生定量分析能力方面更加直观有效。运用多媒体和现代技术学习,有助于学生建立准确的空间概念。直观明晰的图像对应的“读图思考”和“活动”栏目使学生兴趣增强。同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按思考活动的步骤,总结归纳出地理事物的特征、分布、成因、产生的结果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深刻地掌握地理知识。

  四、尊重学生自身发展,注重培养创新能力

  实施有效教学,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自身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落实到高中地理教学当中,则是指教师能够让学生充分的有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把学生的视野延展到课本之外,鼓励学生在认识、了解自然与社会的过程中形成创新思维,让学生能够懂得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从而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质。因此,我们地理教师应首先从思想观念上进行根本的转变,把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地理的基本技能、运用地理基础知识原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地理教学的根本任务,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五、运用得当的评价激励学生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提升的基础。恰到好处的评价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努力后的成功,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与学习的乐趣,进而使学生将这种喜悦转化为学习地理的持续动力,从而使学生把地理学习内化为自身的一种自觉行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抓好评价这一环节。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首先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学生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者,可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有利于学生全面地看待自己的学习。其次要更加注重学习过程。我们都知道学生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评价时我们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发言的积极性、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对待学习的认真性等,要保护那些学习很努力,但成绩没有明显提高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学生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学习上的进步也不一样,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名次来衡量学生,而是要看学生在自身原有基础上的进步,也就是说要善于对学生进行纵向比较。最后,我们还要以赏识、表扬保护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看到成功,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同时也要注重适时适量的批评,这也是一种激励,可以让学生在认清自身问题的基础上重燃努力学习的激情。

  总之,高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育理念教导下,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老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从而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