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初中政治有效教学
【作者】 张伦红
【机构】 贵州省赤水市第四中学
教学的有效性指能够通过课堂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是一个兼顾知识传授、情感交流、智慧培养以及个性塑造的过程。要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性,需要打破教师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创造性和对知识的体验等做法,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局面,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课堂上有效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政治课有效教学就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最少的时间,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取得进步和发展,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大家都知道,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有效教学的实施。我们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在快乐中学习,才会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享受政治课堂教学。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兴趣的培养和发展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自由、宽松的环境下,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敢于发表见解勇于创新拓展思维。此外,平时教师要走入学生的生活,多了解学生,加强师生间的交流。真正做到良师益友,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三分亲,七分道”是一个永远不变的道理。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蹲下身子,和学生交朋友,这样可以在无形中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这对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非常重要。老师的亲和力具有极强的情绪感染力,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人人精神愉快。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愉快。
二、重视学情分析
重视学情分析、分析学生现状是实行有效教学的前提之一。因此,要使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学生无疑应当是教师选用任何教学策略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应当对学生做出更为深入和具体的分析,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精心设计教学。学生的思维特征和认知特点也会极大地影响着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在新课程中,教材与教参只是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的参考资料而非唯一依据,学校和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对教材的透彻理解,加以灵活的处理,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组织实施科学的教学过程,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创设一种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环境,通过课前精心设计与课堂中教师的恰当引导,构建一个流畅自然的教学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而又紧凑地参与学习思考,较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情感、情趣因素,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认真有效备课
备课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有效备课需特别强调以下几点:有效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预设是初中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政治课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没有预设方案的准备,教学只会变成信马由缰的活动。教师课前应做好应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种种意外的心理准备。这样在课堂上才会游刃有余。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智慧的交流,这样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内容丰富,多方互动,给人以启发。有效备课要体现生活化的理念。在传统备课中,教师主要是备教材,着重分析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与前后知识的联系、教材的重难点等。此外,教师备课要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搜集生活中相关的资料信息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有效备课还要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课程资源的整合与拓展,既要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又要完成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有效地进行资源重组,合理运用多媒体整合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四、开展有效的课堂管理
良好的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顺利实施的基础,制定恰当:有效、适用的课堂规则是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首先,要处理好课堂问题行为。课堂问题行为指在教学中,妨碍、干扰正常教学效率的行为。一方面,教师可以有意忽视问题行为,不要武断夸大问题行为的严重性,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行为;另一方面,教师要有耐心、和蔼可亲,依据实际的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帮助学生清除问题行为。其次,要优化课堂时间的管理。教师应适当控制时间的分配,过多或过少的信息量都会影响学生的可接受性,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同时,无效的信息量过多,也会导致学生的思维缺乏方向和深度,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五、适时全面评价,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教学评价策略主要是指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做出的系列的价值判断行为,评价行为贯穿着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而不只是在教学活动之后。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以激励为主。让学生在不同程度上看到自己在参与学习后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享受成功的快乐,从而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此外,自我评价作为一种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应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得以高度重视。例如实效性地创设小组交流的时空,使学生有取长补短、学习他人、认识自我的机会,这便是一种良好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与默化。最后,教师还要注意的是评价的多元性。针对学生个性和班级群体的评价,不仅限于知识、能力上,而且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多方面。如,我们针对比较聪明而学习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教学过程就多侧重于他们的学习习惯方面的评价,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总之,课堂的有效教学要让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与技能,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学习方法和价值观念。因此,要做到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树立有效的新观念,结合学生实际,积极思考和探索有效的方法,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