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议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作者】 杨 永
【机构】 贵州省贞丰县第三中学
【摘要】物理是一门具有创造性和科学性的学科,而在物理的新标准中也体现出了新课程的性质,理念与培养目标,这些都是作为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依据,是进行教学活动的必要前提。新课程理念指出一切教学的中心是新课程标准,教材只是实现这一中心目标的物质资源,教材是具体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关键词】新课标;物理教师;辅助工具
物理课程的新标准很明确地提出了三维目标,在教学内容上也做了部分调整。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适应新标准,要改进和创新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当然,传统的教育方式具备着它的优点,我们不能忘却。我们应该在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合理地运用科技进行物理教育活动,这就是我下文想要强调的三点辅助教育工具。
一、多媒体技术
这是一个科技腾飞的时代,这几年内,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让社会变得越来越完美。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我们的教育活动做出贡献。曾经做过一个小小的调查,是关于学物理的难点存在于哪里。有很多的学生认为,物理是一门相当抽象的学科。在天体运转,物体受力,相对运动等等这些章节中,难点尤为突出。他们想不明白,想不透彻。我觉得这归根到底还是空间想象力的问题。而传统的物理教学只重视纯知识的教学,教师往往把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套用,强加于学生,因此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思维能力得不到有序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处理已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和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这也同样地局限了学生的想象力。
那么在现如今这个社会,我们应该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这些特殊章节,尤其是需要好的空间想象能力时,我们可以将备课的工作改为做课件的工作。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实际情景:输送带送物、刹车滑行、跳水运动、荡千秋、原子弹爆炸等,将这些真实的实际情景设计成对应的物理问题。又或者比如在天体运动这个章节,我们就可以将卫星、地球、月球等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球表示出来,在形象地模拟它们的运动。然后在同学们明白的基础上,我们在讲解这其中的物理理论。我认为,这是一种极好的方法。通过形象地表现出物理情景,能够让学生深刻地记住,透彻地明白。同时对于物理概念的理解,公式的运用也有很大的帮助。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在熟悉教材上帮助学生,作为科技的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未知的天文世界充满好奇。我们就是要在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充满激情与好奇,多媒体教学在一点上无疑做出了贡献。因此,我认为教师应该好好地把握这一辅助工具。
二、物理实验
我想说在物理的学习中是“实验出真知”。物理课程的新标准不同于传统的地方有一点在于提出了实验的重要性,同时在编辑教材时,也添加了更多的物理小实验。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回顾物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自始至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许多的物理规律、理论都是在实验中产生和总结出来的。牛顿三大定律、运动与速度的相关公式都是实验的产物。许多教师选择传统的教育方法,不断地给学生灌注知识,帮助他们总结做题的套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物理公式,这无疑是一种极端。他们认为实验太浪费时间,不如通过练习题来记住公式、理论来得快。可是,我觉得这两种方式的效果也是不相径同的。
物理实验,是同学们自己设计、探索、实行、总结的。通过实验,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物理公式、公式的来龙去脉、理论知识。相比之下,纯粹的知识灌注和练习题只是学生的短暂记忆而已。我们学习知识不是当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学到了什么,而是在我们离开学校后记住了什么。实验就会让我们的学生做到后面那点。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探索,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又锻炼了他们的合作和信息交流的能力。同时,也改观了他们对物理的看法,点燃他们对学物理的热情。其实我觉得很多教师应该改变实验浪费教学时间的看法,我们应该注重实验这个辅助教学工具,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三、物理情感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有情感的。当你对某事物产生感情时,你就会特别地钟情于它。学习也是同样的道理。教师要做到的也正是要培养学生对物理产生情感。很不幸的是很多的学生对物理产生的是厌恶的情感。当我问他们为什么时,很多学生说是老师上课时很枯燥,本想认真仔细听讲,可是还是会打瞌睡。有的说是物理太难,反正自己也学不会,所以不想勉强自己。那么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老师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太模式化,太古板?我在上文也提到过,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采用科技产物辅助教学。这不仅改变教育模式让学生认真听课,也会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我们教学活动的进行也会更加的顺利。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于学生的身上,我们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和看法。
大多数的学生对物理都存在畏难的情绪,他们不愿意去深入的研究,探索,遇到问题就退缩,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我所说的物理情感就是要帮助学生走出误区,建立信心,有着坚强、坚定的情感。我们要鼓励学生,在遇到物理问题时,要积极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我们不要一票否定学生的观点,面对错误的观点我们要和学生共同去发现误区,慢慢引导,共同改正。当学生有挫败感时,我们要鼓励、安慰他们,帮助他们重建信心。教育教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感情。
物理课程的新标准无疑是好的,我们应该研究好的教育方法,适应这个新标准,达到三维目标,改变以往物理教育的窘态。物理是一门富有科技性、创新性、时代性的学科,我们应该培育出的学生也应该有创新的精神,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了解高科技技术。希望我们共同探讨,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尽一份薄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1.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