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改革浅谈
【作者】 孙红艳
【机构】 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蓼皋镇中坪村完小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从“选择生活素材,充实数学教学,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性学习,在相互促进中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开展自主学习”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的改革”进行浅谈。【关键词】探究;合作;自主;发展
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因为它直关系到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形成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占据了大部分课堂,教师把学生当成保存知识的容器,单项输出灌入,课堂气氛沉闷严重地扼杀了少年儿童天真烂漫,活波好动的天性。所有,我们要根本上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一、选择生活素材,充实数学教学,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传统的数学教学,讲究一刀切,同样的教学,同样的课堂,同样封天空,天天围着书本与教师,几年如一日,教师牢牢地控制着,绝对不能出轨。现在,改革课堂教学,转变这种学习方工显得尤为迫切,把世界作为学生的课题,因为探究性学习相双传统的学习方式它实现了五个转变;即由重教师传向重学生自主探究转变,由重课内向书本重课外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序转变;由重书本知识向重社会实践,由重信息单向交流向重多向重社会交流转变;《科学实验 程序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家是人类生活的工具”。要从数学家与人和现实生产的联系中干群关系寻找。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离产开数学,数学家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如教学〈三位数乘法时,教材内容学生虽见到但感悟不深,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设计天放性习惯。我们每家都要有水龙头,首先让学生猜测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白白流掉多少千克水,有的猜5千克,有的猜10千克;有的猜8千克。有位同们一位说;课外次料看到的是12千克。教师引导学生照这样计算一个月流掉多少水?一年白白流掉多少水?计算时学生又发现:按月份计算:有31天,有30天,有28天,闺年的二月是29天。平年365天,闺年366天,立足学生实际具有现实意义的探究性问题,让学生感到数学的价值,一年流掉4382千克成4392千克,多么惊人啊呀!再如学习了长方形有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之后,可以设计这们的练习;学校有60米长的一段铁丝网,如果用铁丝网围一块试验田,怎样围面积最大?如果利用学校的围墙做一面,怎样围,面积最大?学生通过分析思考探究:60米四围,在所有围法之中,正方形面积最大,60÷4=15(米),15X15=225(平方米)。在下一问探究中,学生很容易利用思维的定势,形成迁移,利用学校围墙围墙做一面,于是,60÷3=20?(米),20X220=400(平方米),这种解法昌错误的。教师上导学生再分析探究,发现围成长方形面积更大。长边长30米,短边长15米,面积则为30X15=450(平方米)。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都要比正方形面捉拿大呢?学生发现当围成的长方形的宽是长的一半时面积才最大。探究与发现,给学生的学习增添了无限乐趣动力。
二、旨导学生开展合作性学习,在相互促进中形成自我发展能力
合作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不是种顺从,而是一种相到认同,相互接纳。学生共同学习、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合作精神是教学活动中改变学生方式的重要一环。在现代社会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素质。但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以单位一的个体学习为主,重个人能力,轻团体协作;重独立思考,轻群体;重师生交流,轻横向沟通。新课程序村民积极介导合作交流这种学习方式,具备很旨的针对性,要培养合作意识彼此信任,没有信任,就不会有真诚的合作;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不能相互依赖;在学生之间,要有分工、交流、要能发挥各自的物长,有荣辱与共的意识。
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推行“合作交流”培养合作精神的最好体现。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在发挥小组的整体功能。通过学生之间的优差互补,集思广益,寻找答案,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完成学生之间的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让每个学生者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和培养团队意识的目的。如圆椎体积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得出圆椎体体积是同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的结论,学生在实验过程序中就需要团结合作,无论用沙子还是水做实验材料,都需要几个同学合作进行。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这种合作精神,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公思考,开展自主学习
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能够重新组织已有知识、经验,提出新的解题方案或程序,并创造新的思维。例如,独特的见解,新颖的解法等,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突出标志。例如,教师可让学生去思考:”有两根同样长的钢材,第一根用去 米,第二根用 米,剩下的哪一段长?为什么?”这道题按常规解,要求剩下的钢材哪一段长,必须先知道两根钢材原来有多长与分别用去多少米。但钢材原长不知道,这题似乎不能解了。这时教师就是应设计探究式问题来启发学生,在怎样的条件下,用去的钢材不一样长?又在怎样的条件下,用去的钢材不一们长?这种探究式问题的提出,就能完分地调动学生探索,最后找到了解答此问题的新颖答案。教师要给学生学习与探索的时空。让学生享受自主学成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