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作者】 李庆梅

【机构】 广西柳州市柳城中学


【正文】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兴趣。”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其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社会和学校提出的客观要求与期望变为学生自己内在学习的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呢?通过几年的高中数学教学生涯,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进入高中的学生,经历过中考,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心态不一,有踌躇满志的,有漫不经心的,有不知所以的,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很多同学没有很快适应高中学习生活,慢慢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认为自己不是上学的料,和一些好的同学没法比。而事实上两者并无差异,即使所谓的差异也可能是过去这些学生自控能力低,有惰性、懒于思考,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针对同学的这种状况,教师应多摆事实、讲理由,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这些毛病,而这些毛病是可以改变的。只要克服这些,消除不良因素,辅之于努力学习,成绩总会提高的。同时也可以举几个身边成功的例子。在不断鼓励和引导下,学生逐渐消除了自卑心理,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最终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可喜转变。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培育学生的成就感,要让他们在一定时候取得一定的好成绩,,使之能产生一种成功的感觉,而且有进步就要不失时机地加以表扬,鼓励他们,消除他们对数学的恐惧感,培养信心。另外对考试、作业中的失误,不能责怪、讽刺,而要耐心地帮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到知识上的缺陷,然后用类似问题对他们重新测试,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样做,不仅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双方的距离拉近了,思想上不断得到沟通,从而有利于教学,提高数学在学生心目中的亲和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心理环境

  柏拉图说过:“教只能给予推动,使学生自己找到必需认识的东西。”奥古斯汀在《统治者》中把教学改写为对学习者自己认识的助产,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能够做到和应该做的是帮助学生去理解知识的意义,是其自己获得对知识和世界的认识,教师只能诱发学生去理解和掌握认识的行为,自主学习就是在自我监控下的学习,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是针对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学习”。

  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和心理特征也在发生变化,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他们有很强的反叛心,愿意自己进行知识的发现与研究,对学生的心理状况摸底,进行调整,给一定的时间,让他们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比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答对了当然要表扬,但是,如果答错了,应该鼓励他:“你再好好想一想,这个问题留给你课后解决,我相信你能做出来,好吗?”?,或者说:“你再试一试。”千万不要抹杀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三、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激发兴趣是内化过程中的催化剂。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把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条性、经典性的内容给学生以出乎意料的新颖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我认为教学过程不仅要在流畅幽默的教学语言、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工整清洁的板书、合理恰当的教学顺序的安排等各个方面上下功夫,更需要创设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情境,通过问题解决来优化学生的知识功能,优化教育功能。G·波利亚指出:“中学数学教学首要任务就是解决问题的训练,掌握数学就意味着善于解题”这就需要教师时刻注意创设“愤悱”情境,引发学生思维,教学不是单纯的传授现成的知识,也不应满足于简单地解决一些问题,而应给学生提出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课题,促使他们不能单靠已有知识和习惯就可解决,而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当学生跃跃欲试,处于愤悱境地时,教师才去启发、点拨、诱导。反映在课上,教师要多有意识地设置疑问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探索,不断产生思维热点,不断使你的课产生高潮。设疑时要在“巧”字上设疑,设疑贵在巧,时机要巧、地点要巧、方法要巧。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巧设疑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四、选用合适的教学工具

  教师在教学手段的应用上应考虑到能直接给学生不同的感官刺激,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工具。不仅要经常使用一些直观教具,包栝图表、实物、标本、模型,比如在讲双曲线时,用拉链和钉子制作教具展示双曲线的画法,由学生给出双曲线的定义,推导双曲线标准方程。也要使用一些现代化手段,诸如幻灯、投影仪、录像机、多媒体等。通过教学媒体的使用,可以在视觉和听觉上给学生最大的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有时宥于条件限制,必须要多动脑筋,广开思路,寻找新的教学手段。比如:在学习立体几何问题时,学生的想象能力不是很好,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它们“立起来”;在学习函数图像的时候可以用多媒体让它们动起来。

  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数学与日常生活关系的应用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等等。总之,只有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主动、自主的学习,才会感到轻松易学,才能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有滋有味,才能把数学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