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初中美术手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作者】 杨 春

【机构】 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民族中学校


【正文】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当前初中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一种值得推崇的教学模式。手工课是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手工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与团队合作精神、动手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就初中美术手工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谈个人看法,与同行共勉。

  问题一:形式单一,限制学生个性发展

  组织合作学习时,一般都是采取就近组合或4个大组组合的方式。例如,在组建《我们的音乐会》这一课的学习小组时,我采取的是直接将学生按座位分为4组,每个小组的人数为1012人,我在这四个小组中挑选出一个小组长之后就没有对其他具体的事项进行分工,课堂上进行讨论的时候就立即出现了问题,有的小组两三人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机闲聊等,在合作制作的过程中,小组中一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就充当了绝对的主角,而一些能力较差的学生就没有事情干,默默地坐在一旁,觉得自己在小组中毫无作用,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丧失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反思与对策:由于手工课的环节复杂,凝固单一的小组合作形式,不能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学生的家庭背景、能力倾向、兴趣爱好、动手能力和个性特征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相差甚远,所以常规的组合方式也无法满足美术手工课堂对学生合作的要求。

  1、组建学习小组前,先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的性别、基础知识、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和家庭背景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将班级学生搭配成若干“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合作小组,采用“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机制开展交流学习。

  2、明确组内成员的分工,强化小组的团队意识。首先,分工应明确。例如:小组讨论时要有组织负责者、资料收集者和记录者;课堂发言过程中要有汇报者、评论者;作品制作过程中要有材料准备者、图形设计者、手工制作者等。细化责任,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成员的个体优势。在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从组织形式上保证了全体同学参与合作的可能性,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责任、有事可做,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锻炼与提高的机会,切实提高学生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与效率。

  问题二:不会合作,合作学习缺乏实效

  现在的初中生自我表现欲望强烈,浮躁、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合作精神,就算按照学生各自的特性进行分组之后,学生之间还是不会互相合作,他们认为相互合作就是帮别人做,一方面加重了自己的负担,一方面觉得别人不会接受自己的意见,不如各做各的,使得学生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无法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例如,在《民族娃娃》一课中,我要求各个学习小组在课前分别去收集关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各类相关资料,还要准备这节课需要的材料及工具。但上课的时我却发现,同一个小组收集的资料以及准备的材料重复的几率非常高,这就说明了学生在课前缺少沟通,没有将任务合理的分配给小组成员;在分组讨论各民族的特点以及选定自己小组制作对象的时候,学生不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也不会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有分歧时也不会和平地解决问题;在作品的制作阶段,我本来是要求每个小组合作制作23个组合的民族娃娃,但我发现很多小组的学生出现各做各的情况,或者完全不动手、还有部分同学没有动手的机会,只是看着别的同学做。

  反思与对策:1、要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就必须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例如,在《我们的大花瓶》一课中,我要先请学生欣赏一些漂亮的花瓶图片,然后请了一名表达能力比较好的学生从花瓶的形状、纹样等方面进行评述,之后,我再根据他的意见进行补充,然后请下面的学生模仿我刚才与学生的交流方法进行讨论。在制作作品时,我请一个小组的学生到讲台上来,与我组成一个组,对这些学生我进行了一些具体分工:比较有想象力的学生先进行图形的构思,根据花瓶的基础结构进行组合设计;绘画能力比较好的学生负责起稿,画出花纹装饰;动手能力比较强、心思细腻的学生负责剪刻;对与那些能力稍弱的学生让他做一些简单的粘贴或者收捡的工作。在整个制作的过程中,我与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作品。

  2、小组长的作用。根据学生的特点先选定一名能力相对较强、发言积极、表现欲望强烈,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学生担任合作小组的组长,并对小组长进行集中培训,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树立合作学习的意识。另外,定期更换组长,平衡学生之间的差距,促使学生共同进步。

  问题三: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不到位,课堂混乱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但却容易忽视老师的指导作用。在最初组织合作学习的时候,我认为应该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仅仅是安排一定的合作程序,鼓励学生彼此合作,课前布置好专题→让学生分组收集信息→课上让学生自己交流展示→分组制作,但在过程中,不能及时、适度地给予学生点拨,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还不能达到一定的程度,小组合作是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的。例如,《表情丰富的脸》这一课是需要准备制作吹塑纸版画的相关工具的,我安排学生课前先去了解关于制作版画的资料、再根据收集的资料去准备上课时所需要的学习工具及材料,却没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处进行引导,导致上课时学生准备的工具不全;在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的时候,课堂秩序比(下转第29页)(上接第24页)较混乱,在作品制作的阶段,也会由于老师没有合理协调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让合作学习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反思与对策:

  1、在收集资料阶段,教师应合理引导,充分做好合作前的准备工作。例如:可以告诉学生查询相应资料的网址,引导他们查询,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收集生活中的小知识;让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如提供一套共同的学习材料,布置集体性作业,让学生不得不学习运用合作技巧来解决问题。

  2、积极参与,为有效调控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在课堂讨论时,走到学生中间,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小组学习中提供适时的指导,成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管理者,而不是旁观者。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例如让习惯于夸夸其谈且会占用大部分讨论时间的学生担任记录员,使其既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又懂得自我控制发言时间的必要性;让爱调皮、喜欢给别人出难题的学生担任组织者,使其既学会协调矛盾和冲突,又能够矫正自己干扰合作学习的行为。针对课堂中出现的实际情况调换各种角色,还能使学生在形成一定的合作习惯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技能。

  3、教师还要充当协调者的角色。制作过程中,对于组合中强弱差异不同的小组,要根据每个小组能力的不同提出相应的要求,并对弱势小组重点帮助,多启迪他们思考,灵活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在小组合作的有效方式和形式上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协调小组间的差异。

  总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在美术新课标的指引下,要深入钻研教材,加强研究,努力探索,精心设计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真正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技能,给每位学生提供交流与施展才华的机会,不断提高合作学习的时效性,进而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审美情趣和团结协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