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 李重君

【机构】 贵州省习水县二里乡中心小学

【摘要】现代教育的特征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要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自由地探索,主动获取知识,从中寻找快乐。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意识、主体地位、主演角色和主动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
【正文】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激发小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乐于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发展智力潜能的契机。产生兴趣的两个基本因素是求知欲和对客体的肯定的情绪态度。因此,只有那些对数学学习有浓厚兴趣,把学习看成自己的愿望和需要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整个认识活动活跃起来。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喜好。

  我们知道,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为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创设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情景,使学生满怀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尤为重要。教师要相信学生、热爱学生,让学生喜欢老师,进而喜欢数学课;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让学生敢问敢发言,形成一种情趣融洽、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探究知识,使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在教学当中,我一直承诺学生:错了允许重答,不完整允许补充,没想好允许再想,不同意的意见允许争论,不明白的允许发问,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遇到问题允许大胆猜想。这样一来,学生就不怕上数学课了,每到数学课总有一种兴尤未尽感觉,期待着下一节数学课。古人云:“亲其师,爱其道”。就是说教师可亲可敬,学生才愿意接受他的教诲。教师用充满感情、亲切的语言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用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带领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完善评价体制,通过自我评价分析,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使学生善于学 

  评价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标准做出了很具体的阐述:“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三、拓宽数学渠道,联系生活实践,让学生灵活学

  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数学课程标准》已把解决问题作为数学教学的四大教学目标之一,要求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数学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优化教学内容,尽量把那些与新知有关的生活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灵活地学习数学,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再比如学了“米与分米”后,让学生到商场去了解,哪些物品用“米”做单位,哪些物品用“分米”做单位,并量一量自己的身高有多少等等。让学生亲历操作的过程中,自主探索。一位教育家说过:“听见了,但可能忘掉;看见了,就可能记住;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亲自参与、亲自实践是何等重要,课堂教学本身就是学生生命整体的体验和发展过程。在学习活动中,如果有多种感官的参与,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促进建立暂时联系。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手、口、脑、眼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发展能力。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探究长方体的特征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有的学生将牙膏盒的面剪下来加以比划;有的学生在纸上描出长方体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学生通过剪一剪、量一量、画一画、比一比等实践活动,初步了解了长方体的特征,更可贵的是在活动中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本领,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只有让作为主体的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地去思考、发现和创新,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相信,只要我们深钻细挖教材,坚持改革创新,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足够重视,根据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坚持不懈地训练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垣.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1

  [2]王权利.小学数学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小学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