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想象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 袁义敏

【机构】 贵州省赤水市第六中学


【正文】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因为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的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 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是思维品质。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既是基础教学也是极其重要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培养想象力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就是要求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人物事件再认识和再现。而再认识和再现需要通过人的想象力来完成。如果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形象生动的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没有欣赏的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的艺术作品不是看见的,与不是听到的,而是想象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诗词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 在诗词教学中如何走进作者的情感,领悟作者的意境,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师头疼的问题。想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以《天净沙·秋思》为例:这首小令一共才二十八个字。在这二十八个字中,本来就只是一些干巴巴的意象,在我们的头脑中不会有任何诗情画意。然而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后就会发现另外一番景象。“枯藤老树昏鸦”,六个字,三个词语,没有任何奇特之处。放飞思绪连起来,进而把它组成一幅了无生气的图画:干枯的藤条缠绕着一棵将死未死的老树,一只年迈的乌鸦“呱呱”落在上面……我们就这样被萧瑟落寞所包围。“小桥流水人家”一样是三个词语,却再现了不同的意蕴。这是江南典型的柔美风景:一座玲珑别致的小桥,斜斜躺在水面,流水发出潺潺的声音,旁边是一座小小的院落……万千思念之情幽然而起。“古道西风瘦马”,作者再次转换了我们的视觉,把我们的目光引向远方:遥远的道路上,西风烈烈,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出现在我们的眼中……有马必有人,那人在何处?随着心中的疑问,作者也把答案呈现于读者面前: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人伴着瘦弱的马儿在浪迹天涯啊!前后联想,读者面前就再现一幅凄美的秋天画卷:在秋风萧瑟的天气里,漫天黄叶飘飞,一棵既老且枯的树在秋风中瑟缩。夕阳缓缓西坠,一匹瘦弱的马儿驮着天涯游子,烈烈西风中想念自己千里之外的家乡……通过这样的想象,就会明白游子思乡之情。而那柔美的江南风景也只不过是游子心中所思念罢了。随着想象的驰骋,死文字变成了活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得到复活。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和学生,他们在人生的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不可能在同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就是难以逾越的鸿沟。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进作者,与文本进行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的第二段写道:“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试想,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读者不仔细思考,不张开想象的翅膀,就不会感到杜甫的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笑过之后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一根稻草居然也有人要?而且还是“群童”?这说明了什么?有了这些疑问,学生就会去思考,联想到这是因为“贫困”!再加以点拨,就会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顽童正是因为他们家境贫困。才会“对面为盗贼”,抱走那些我们今天看都不看一眼的毛草。从这里学生也会领悟到这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被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发现更多新的东西。“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改编课本剧并表演是很好的方法之一。把课文按照自己的想象改编为剧本,本来就是一次艺术的再创造。若要表演,势必要考虑道具、服装、动作和表情,这无疑要有更丰富的想象。一次,我在班里组织课本剧表演,内容自选,自行改编,自行设计,自行组合。同学们表现得都很踊跃,因为他们都想做最好。有一组学生演《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的扮演者用了三件校服,其中两件用来作袖子,看着他们制作的服装,不能不感叹学生们心思之灵敏。在台上做出他们自以为是的造型和表情,让人颇感意外,而又忍俊不禁。而在齐威王出场时更让人大吃一惊:王的背后,两名宫女拿着凤尾扇,凤尾扇是什么做的?杈头扫把!班上爆发出哄堂大笑

  只要有适宜的情景,恰当的引导,学生所爆发出来的想象力、创造力是我们教师无法想象的。

  刘勰认为“文之思也,其神远也”“寂然凝虑,思接于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可见想象力在阅读在的重要作用。“夕阳枯草寻常物,解读都为绝妙词”。什么叫解读?解读就是放飞思绪,解读就是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双翼,解读就是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什么时候让我们的学生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那就是我们教学有可喜的成绩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