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谈谈高中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方式方法
【作者】 傅于俊
【机构】 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酒都高级中学
【摘要】本文试图深入讨论高中语文教学之创新能力的深入培养,着重从内涵以及外延两个方面进行重点剖析,在内涵的阐述中,笔者主要进行了一个纵向比较,立足于过往的教学现实以及经验来挖掘现在以及将来我们应该着重努力的方向,而在外延的阐述中,笔者主要剖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之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方式方法。【关键词】高中语文;创新能力;内涵;外延
随着传统语文教学的不断更新发展,语文教学已不是昔日之乎者也的机械教育模式,在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新思维,这是我们现阶段教育教学的新任务,尤其是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因为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性学科,也是各门学科的基础,而在我们现在所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新环境下,注重培养我们广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实践中拓展思维以及眼界,进而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核心竞争力。
一、高中语文教学之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
在当今开展的新课标教育教学新活动指导下,我们的所有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所有即将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具有广泛性和大众性的特点,这一教育具有基础性教育的普遍特点,而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课程的设置必须要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性意义,只有使得所有的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教育素养,才能获得更大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基础性运用能力和探究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技术文化素质,为我们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科学技术新平台,同时,对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新标准下,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代教育观念本质理念的创新。而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内容非常繁重,时间相当紧迫,而一些教师为了达标教学任务,一直采用的方法仅限于满堂灌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而我们的课堂上缺乏互动性,没有讨论更无探究,而缺乏培养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不能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多集中于背诵教科书,机械照搬教材,而很少涉及社会调查等注重实践性的作业。这种始终以教材为中心的单向性教育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会到得只有浮躁和乏味,并无一点趣味性,这就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我们现阶段的课堂训练多呈现程式化的特点,也严重缺乏创新性,不少语文教师只注重教育观念、教育教学方法的转变,但其收效总是收效甚微,平时考查学生的主要方式大多只局限于督促学生做题,而忽略了学生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而在问题意识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又为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些都是现阶段我们教育教学所缺乏的有效机制,语文基础性知识固然重要,但是,问题意识的培养更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的,同时创新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所以,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是我们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根本途径和核心竞争力。这是现代教育中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标所倡导的最根本性论题。
二、高中语文教学之创新能力培养的外延
观念的更新是现阶段要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创新能力的根本性环节,因为任何行为都需要理念的指引,只有在态度上、观念上注入我们所倡导的创新能力培养才能从根本源头上提升我们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而面对现阶段我们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普遍开展,新教材的实施也势在必行,这是从根本意义上提升课堂教育教学效果的根本途径,如果没有我们前面所述的观念更新,那么我们的课程改革则难以实现。作为我们广大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教材书本上文字知识的教授和传播,而是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以及身心发展规律来着重探讨课堂教学的新方式以及新方法,在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以求达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根本性目标。
学生的思想教育也是相当重要的。同时还要兼顾其他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传授,从而改变学生固有的思维习惯和传统性认知,最后达到提升广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最终目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立足于自身特征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所以个性化教学新模式就呼之欲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尽力去关注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及差异,在教学中因人而异,我们要达到的并非每个学生每种特征特质都得到均衡的发展。当然均衡是基础,但是我们的教育教学核心在于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差异化行为,在将其差异化本身进行一定的归纳和总结,体现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我们在教授过程中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积极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学习,从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优质的学习习惯,我们要积极开发课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增强语文教学培养新素质,从而达到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终极目的。
我们讨论一切论题的基础都是基于最后教育价值目标的最终突破,高中语文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平等的接受我们所要教授给所有学生的普遍性基础知识,这是大众认知的集中体现,新课标的新要求强调的是学生的普遍发展,而非个别化发展,是为了保障每一位学生能够均衡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因为,学生学习的权利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享有的,而不是个别学生所享有的,使得社会普遍性学生具备基础性语文素养是我们所要追寻的根本性要求和价值目的,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它体现的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必然性要求,而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多因素综合性教学系统,它所涵盖的内容具有全面性而并非某一方面的素质以及能力,比如,语文知识、语言技能、语文感受以及思维能力都是我们应该重点培养的。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以及创新能力是我们教师和学生任重而道远的根本性任务,这段路虽然充满艰辛,但是,我们都必须去努力去做,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能力以及思维素养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以达到最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以及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性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