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刍议
【作者】 张美春
【机构】 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高楼坪乡民族中学
【摘要】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首先从“在化学教学中德育要求的体现”;其次从“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两个方面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关键词】化学教学;渗透德育
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在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促进了教育工作者致力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起主导作用,然而学校德育教育的—个重要环节便是充分发挥各学科的德育功能,而化学教学是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课堂教学应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成为学校德育的主要载体。
一、在化学教学中德育要求的体现
在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明确将高中课程目标确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是德育要求在教学中的体现,成为本次课改最大的亮点。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在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3、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4、有参与化学科学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二、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化学新课程标准对化学教学中的德育作了具体和详细的规定,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强烈的人文环保意识。为了促进三维目标,特别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顺利实现,凸显学科教育在育人方面的整体功能,我们应根据学科知识特点,积极创设,敏锐捕捉和利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最佳德育时机,使学科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努力增加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利用化学实验进行德育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趣的化学实验不但能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和热爱科学的激情,而且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好机会,运用恰当,能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向健康方向发展。如:实验时,要求学生耐心、细致、有计划、全面地观察实验现象,充分尊重实验事实,如实填写实验报告。当出现与预想结果不同的实验现象时,只能认真分析原因,而不能不顾实验事实,臆造实验现象。对实验中不做记录,靠事后回忆、追忆实验现象和数据,以及实验前就填好实验报告的错误做法,要及时、坚决批评纠正,并指出其危害。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实验中随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严格要求学生遵循科学的实验程序,切实按照规范化要求进行实验,一个实验操作,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取用药品和按照规定控制反应条件等,都有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良好行为习惯。另外,损坏的仪器及时赔偿等,对学生来说,都是可贵的品质。
2、利用化学原理、定理进行德育教育
中学化学的许多原理、定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如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可逆反应、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阴离子与阳离子、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中和反应与盐的水解反应、酯化反应与酯的水解反应、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极性键与非极性键、氧化剂与还原剂……,无不渗透着对立统一的观点;缓慢氧化与自燃、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影响等,无不体现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观点;元素周期律中原子序数的递变引起元素性质的改变,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等,都体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化学原理在实验中一次次被验证或修正,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不但可以加深对化学的本质认识,还能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利用化学与人类的关系进行德育教育
化学对人类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它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在化工生产中的各种化学污染物的排放,正在污染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如学习
“一氧化碳”时,介绍煤气中毒的原理和处理方法,以及向空气中排放一氧化碳的危害;学习“卤素”时,介绍臭氧层的破坏是由于大量使用氟氯烃引起,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避免使用含氟制冷剂;教育学生尽量不用含磷洗涤剂,合理利用化肥,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向水体排放;学习so2和co2等知识时,讲解酸雨对工农业的危害,要求学生在生活、生产上要合理利用能源等。通过这样的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主要场所,理应成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处处蕴藏着德育时机,教育工作者应善于将热忱和智慧结合起来,努力创设、捕捉和利用德育教育时机,将德育的价值追求渗透到学科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使课堂真正成为道德教育的基地。唯有这样,才有助于提升学校德育的专业化水平,为学校切实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实处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