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作者】 肖 宇

【机构】 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发箐乡初级中学

【摘要】中学历史课对于培养学生革命的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以及高尚的情操,起着其它学科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是对中学生进行情感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作者根据多年中学历史教学实践,探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内容。
【关键词】历史教学;德育;内容
【正文】

      中华民族以高度的智慧和能力,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由中国人民培植的优秀文明传统,从古至今,一代代相传,一脉相承,因此它与我们正在建设着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分不开,割不断的。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德育渗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一、进行爱国主义的精神教育

  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说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古往 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维护祖国的荣誉和尊严,给后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翻开中华民族历史长卷,诸如屈原自沉汨罗、以身“死国”,岳飞“仰天长啸”、屈死 风波亭,“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血染吴淞口的陈化成,图维新成仁的谭嗣同,忧国忧民舍身蹈海的陈天华 ,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誓死抗日、壮烈献身的杨靖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几千年来,在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无数仁人志士所向无敌挺身而出 ,甚至不惜以身报国。

  二、培养学生唯物主义历史观

  学科教学是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不同的学科又都有特定的科学知识体系和特点,素质教育 应结合各科的知识体系和特点进行。所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我们在进行历史教学过 程中,着手打破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体系,重新构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体系,把落实和完成历史学科三大教学任务放到了首位。即: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重视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智能; 重视德育,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的历史基础知识,不仅包括具体的历史史实,而且也包括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同时也 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思想教育的进行,都是在传授历史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进 行的,所以,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是完成中学历史教学任务的基础。

  三、教育学生做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文明人

  良好品行包括勤劳俭朴、艰苦奋斗,不畏强暴、自强不息,文明礼貌、仁者爱人等。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亦是形成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矗比如,历史教材中所介绍的墨翟主张“节用”、“节葬”、“非乐”,反对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隋文帝身体力行、崇尚节俭等典型事例,就是培养学生形成勤劳俭仆的良好品德的极好素材。再比如,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救命的善行;罗盛教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的壮举,就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就能使仁者爱人的优良品德在青年一代身上发扬光大。

  四、对学生进行历史情感教育

  历史教育的涵盖从本质上讲,是通过对客观历史事实的了解去影响人们的主观意识,从而确定起正确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和基本观点,在中学里,教师可以纵横捭阖,从古今中外各个方面撷取史料进行情感思想教育。譬如,深化中国古代文明史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民族特色,及在世界文明史上经久不衰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深化中国近代史教育,使学生认识中国近代落伍的原因是由于封建王朝的腐败,由于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中国于危亡,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追求救国真理,终于找到了走社会主义的道路,从而激励学生发挥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真挚感情;进行世界历史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 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的剥削和压迫,初步划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界限,增强民族自尊心,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为人类做贡献的志向。由此可见,中学历史课对于培养学生革命的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以及高尚的情操,起着其它学科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是对中学生进行情感思想教育的生动教材。

  五、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历史教学是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特别是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国情教育内容。首先,行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教育,我们伟大祖国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从人类告别愚昧迈入文明时起,到公元15世纪以前,我国一直是当时世界上为数很少的几个先进国家之一。我们要积极地从古代文明中汲取营养,同时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不断前进,创造出更加光辉灿烂的当代社会主义文明,以崭新的面貌重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要进行这方面的国情教育。其次,进行百年来中国历史的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在封建社会里,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革命精神,在中国历史上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在近代,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出路何在?中国人民百年以来,不屈不挠,再接再励,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总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纵横捭阖,从古今中外各个方面撷取史料进行情感思想教育。深化中国古代文明史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民族特色,及在世界文明史上经久不衰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