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从幼儿间的相互教育看教育的侧重点

【作者】 韦 风

【机构】 贵州省望谟县机关幼儿园

【摘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已初步形成了好与坏的观念。在班级管理上,当看到有违反纪律的幼儿时,总想着去教育他。然而所用的方法却不尽相同。效果也千差万别。本文通过举例,探讨幼儿间相互教育,及其背后的教育侧重点。
【关键词】相互教育;方式方法;侧重点
【正文】

      以前我总是认为幼儿园的小朋友只是小孩子,不可能会有什么成人的想法意识和意想不到的行为。然而慢慢地,我却改变了这种观念。很多幼儿都很想帮老师做事,可是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所采取的方法不恰当,造成管理效果不佳。

  每次下课空隙,都会有幼儿上前来和老师交流,或者看看老师的书和笔。我空闲时就会和他们聊聊天,但忙的时候也会觉得很麻烦。于是说了一句:“你们先回去,我这儿要忙!”当然有些回去了,有些还待着不走。这时,只听见有幼儿说:“叫你们回去没听见啊!”我听了觉得很新鲜,正琢磨是谁呢。只见苗苗脸色很严肃地把头凑到其他幼儿跟前说:“听见了没有,回去啊!”

  看到老师要忙,听到老师发出的信号,有些幼儿无动于衷,依旧我行我素;有的幼儿就像苗苗一样,帮助老师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这就是差别所在。为什么同样是大班,苗苗就有自律意识呢?

  1、从小到大渐渐意识到不乖的行为会受到批评,并形成了教育意识。家庭教育中,由于家长更多地注意孩子是否吃饱穿暖,却忽视了教育的方式方法。一旦幼儿做的不合意,就会遭来一顿批评,在幼儿头脑中残留的印象也会很深。所以可以说,幼儿会形成条件反射,避免触及“高压线”;学校教育中,看到老师批评不乖的其他幼儿的神态,听到教育他们的用词,明白他们受教育的原因,以此为鉴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久而久之,幼儿知道不规范的行为不会受到肯定,于是进行改正。幼儿喜欢模仿,于是乎慢慢地在幼儿心里种下了教育的种子。

  2、对他人使用教育,能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对他人有震慑力。如果看到不好的行为,幼儿像小老师一样,通过教育,他人能按照他所说的做,该幼儿就会有成就感,觉得自己很能干,能帮老师做事情,而且得到老师和他人的肯定,教育动机就越强。所使用教育方式的功能得到加强,并达到扩展。

  那么对此,我们教育的侧重点在哪呢?

  1、 促使幼儿明白语言要分轻重场合,不可一概而论。比如有时我会看到脸皮很薄的小雨在说话,铮铮跑过去教育她。尽管妍妍停止了说话,但只见她红了眼眶,慢慢地笑脸变成了哭脸,这不是铮铮教育的目的,所以要对人对事。比如知道受教育人胆子小,很容易受惊,就不应该用强硬的语气去吓制,而是要轻声细语去跟他说,避免他在众人面前丢脸;对不容易流泪的,或者经常受教育的,他们对批评已经有免疫力,所以可以适当地加强语气,在气势上给受教育人以压力。再加上所拥有的丰富词汇,让受教育人自己觉得至情至理,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不好意思,从内在因素上改善不良习惯。别看幼儿小,自尊心是很强的。和成人一样,在特殊场合,如果被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地批评一顿,不但会让他感到尴尬,而且会产生反抗,说不定教育者还“制服”不了他。但是如果转换场合,当他认为不失面子时,可能相对容易接受批评。

  2、 引导幼儿讲述教育道理,避免只注重眼前而不注重长远效果。正如有个体差异的成人,并不是每个幼儿都能虚心接受批评的,有些更是“阳奉阴违”。在不乖的正当时,可以严厉呵斥,不止制止了行为的再次扩散,而且在受教育者心里产生压力,使其不敢继续。但在受到批评之后,如果当事人内心抑郁不得化解,就会越积越多,如果火山爆发一样,一触即发。像我班的皙强,每次受到教育时,都是不声不响,没人知道他的内心想法。可当我们以为事情已经过去了时,他却爆发出来,犟着脾气不肯做任何事,以这种行为表示反抗。有的幼儿当自己是聋子,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并未从根本改变习惯,如天宇,表面迎合,其实不然。这时就要引导教育者说道理,告诉他人为什么要去批评,如果不去制止,会造成什么后果,最后再对他人今后的表现给予希望。如此一来,谈心的形式使受教育者更易接受,内心得到宽慰之后,也会自省行为的不恰当。只要内心意识一改变,行为的改善指日可待。

  今天,我们老师去领饭菜,帅帅和祺祺争着要做小老师管理班级,保持班级安静。走的时候他们再三表示会“恪守职责”,“尽忠职守”。可当我们回来的时候,班级里很吵,很多幼儿各顾各做事,帅帅和祺祺也是跑来跑去,即使喊破嗓子也没人听。这是还有幼儿跑过来说帅帅打他。

  其实帅帅和祺祺也是想帮老师管理班级。不能说他们不适合,而是他们使用的教育方法不对。在无人听他们管理的时候,就急得去打人,本想会有效果,谁知却适得其反。我也曾经观察过他们的管理,让我们看看,为什么他们所谓的“管理”不起作用呢?

  1、 没有选择合适的方式。说不定他们使用了连自己都不会信服的方式去教育他

  人,效果当然不佳。如果只会喊叫,那么这边停了,那边又开始了,总不能同时起到效果,而且治标不治本;又再如自己虽然身为管理人员,却还在和他人聊天,别人还会听他的教导吗?当用说的无法控制局面时,就急得去打他人,想让他们安静下来,结果就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可见方法使用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效果。

  2、 没有及时调整心态。当无法控制场面时,幼儿心里就会有波澜,变得很急躁,于是什么动手行为都来了。这时如果改变心态,还是以平常心对待,说不定能考虑到其他有效的方法,比如带领大家一起唱歌,或念诗歌,等安静下来之后再统一管理;又再如和大家一起做动作,但保持嘴巴不动,猜猜别人做的是什么。既能增加乐趣,又能保持安静氛围。

  那如何确定该教育的侧重点呢?

  1、 引导幼儿多观察成人的教育方式,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管理。平常自己在家里有不乖的时候,仔细观察家人是如何教育自己的。当然不是所有家庭教育都采取了合适的方式。这是就需要辨别,哪些该借鉴,哪些该摒弃;在幼儿园时观察老师是怎样教育他人的,像请当事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举别人错误的例子来探讨,举一反三等等都是好办法。比如无辜的泽宇被正生气的扬扬抓伤了。如果让他们调下位置,是泽宇把扬扬弄伤了,扬扬会有什么反应?当然会觉得很无辜,身上会感觉很痛,还要上医院很麻烦,说不定还会“回击”。但泽宇却没这么做,让扬扬自省行为的不当。在平时,引导幼儿意识到暴力行为的危害,要坚决抵制,渐渐地就能提高处理事情的能力。

  2、 改变“位高权重”的观念。有些幼儿认为当了小老师,就会比其他人更高级一点,他们就得听自己的,自己如果说话也是理所应当可以原谅的。这种观念使得幼儿没有意识到幼儿间的平等性,加剧了“矛盾”的激化。像我们的丹妮,别看她长的小小的,脾气可倔了。当叫她站起来,或者站到前面来时,她总赖在椅子上,当没看见,有时还会说:“干嘛抓我,管理的***还说话呢!”如果硬把她抓来,就会争得衣衫不整。可观察下来,她是很能听软话的,如果好好地跟她说,她是能听你的。所以不管是怎样的人,都不想被“压迫”,不习惯被人“居高临下”的气势,平等处之,说不定效果更好。

  幼儿间的教育行为值得肯定,说明他们已经长大了。但如果没有运用合适的方式方法,效果就会收效甚微。作为老师,要在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之后采取相应的方法加以引导,才能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幼儿同伴关系及交往能力培养》

  [2]《让幼儿在和谐良好的精神环境中快乐成长》

  [3]《加强幼儿友爱教育》

  [4]《幼儿园教育随笔:爱的作用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