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作者】 周明霞
【机构】 贵州省都匀市民族中学
习数学是人们现实生活的需要,因为现实生活人们处处用到数学。而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中又有许多的概念、性质、法则、定义、公式、公理、定理,以及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学生如何消化这些知识,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个数学教师,只要具备基本的业务素质,大多数都能把一堂课讲明白,但在事实上,学生听明白是一回事,而真正掌握又是另一回事。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多获取知识信息,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机会。那么怎样让学生主动参与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激发主动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这时他的注意力集中、求知欲旺盛,思维敏捷、大脑处于积极的准备状态。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很多。可以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既能化难为易,又使学生倍感亲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组织竞赛;设置愉快情景等,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坚持这佯做,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教学中,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创造学生主动参与条件。教师还要根据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例题,习题和讨论题等讨论材料,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主动参与学习数学的过程。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学好数学的动机。
二、强化和促进参与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到知识构建的过程中,使每位教学环节都成为发展学生智能的阶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促使学生眼、耳、鼻、舌、身多种感官并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进而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师生在共同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了解本班学生,不仅要掌握他们的共同特点,还要顾及个别差异,来取适当的教学策略,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获得好成绩。对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要给予积极评价,因为评价是强化学生正确动机,使学生看到自已学习成功的重要方式。假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即使选择了错误的学习途径,也是有益的,不要干涉、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只有让他们通过体会才能寻找到学习方法,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和策略。社会需要自我完善的人才,我们就要逐步提高教学的开放度,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自我需要使主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展开交流探讨,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表现自我,展示思维。教师在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主动参与给予适度的鼓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同时对参与更积极更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但学生不是被动的容器,而是有主观能力作用的人。学生接受教师的教,都要通过自身的内化活动来实现。从这个意义讲,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一切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三、力争人人参与
新课程要求转变教师角色,转变教学行为。教师不是绝对的权威,而是与学生平等的交流者,是学生的合作者。教师在课堂上单纯的讲解,看上去不乏精彩之处,但它不能使学生从多方面参与教学,相反使得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不深,掌握不牢,灵活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题能力也得不到培养和提高。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改善:1、想方法改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感,如多和学生平等对话;将微笑带入课堂;正确对待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错误等。2、教师应与学生一起玩,一起学,以学生同样的好奇、同样的兴趣、同样的激情、同样的行为参与到故事、游戏、智力竞赛等活动中,让我们的课堂生动活泼,成为师生双边活动的乐园。3、关注每一位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肯定、赞赏、表扬等等,让学生尝到参与的甜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以正常的心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在学习活动中大胆地,真实地展示自己,充分发表自己在学习活动的感受和体验,说出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意见,就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因生施教 激励参与
学生间存在着客观差异,但教育机会人人均等。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对学习的不同能力,注意层次和梯度,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要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譬如,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让他们解决的问题就要有难度,有跳跃性,思辨和想象的空间要比较大;一般的学生,教学中则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引导,使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教师不宜偏爱优秀生,更不能歧视学困生,应给每一个学生以平等的充分的关注,激励每-个学生都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课堂提问要面向全班,因生发问,可以让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使学困生在小组讨论中也能动口说话,与同学交流,大胆举手回答。即使学困生答错了,教师也不可马上给予否定,应给予点拨启导,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自己纠正。学生改正以后,要抓住这一闪光点表扬他、鼓励他。对学困生的作业要适当地降低要求,让他能体验“自已也能行”的成功感,把自信心建立起来。只有加强对学困生的参与指导,才能使他们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要特别注意打破个别“优生”次次参与,其他学生无从下手;个别学生报告学习结果,其他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要让各层面的学生都能“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总之,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而且还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凡是学生自己会学的,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学,凡是学生自己能动手做的,就应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做,尽量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学习能力的机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构建新的认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