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程情境下政治课教学学生潜质培养浅议

【作者】 陈英莉

【机构】 贵州省罗甸县边阳中学

【摘要】新课程强调能力立意,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生发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对传统教学的突破和升华。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贯彻新课程的精神便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围绕课堂教学展开论述,力求全面展示新课程模式下的课堂操作。
【关键词】课堂情境;合作;探究;信息搜集
【正文】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要“三贴近”,我认为最能说明新课程精神的是贴近学生实际,学生综合素养是我们一切教学行为的起始点和落脚点,失去了针对学生能力提升的教学必然是不符合新课程教学精神的,也必然是无效的。新课程教学纲要反复强调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确保学生能力的提高为主线。针对这一点,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尝试,现就其中的思考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课堂情境,进行情境教学

  新课改精神强调合作探究,强调培养学生的情境思维。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让学生亲临“现场”,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需要,成为学生自觉阅读和钻研教材的动力,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角色模拟法,创设课堂“小社会”,可以培养学生的情境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课堂模拟教学,这种方法能让学生根据角色要求,积极开动脑筋,踊跃发言。学生参与意识、创造热情空前高涨。

  如在讲授《政治生活》的《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一课中,讲到“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合法渠道”时,可以设计“模拟听证会”形式进行情境教学:设计一个主题如“改善思南三轮车管理”召开听证会,给学生分组,有进行主题陈述的“组织方”——“XX市公安局教学警支队”,有各界人士组成的“赞同方”“反对方”(包括专家、学者、各利益阶层),还有普通市民代表组成的“旁听席”,另选择一名学生主持,整个环节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也体现了课改所提倡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精神。

  二、倡导合作精神,开展自主探究

  要让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关键是教师角色要转变,即由传授者变为引导者、促进者。在教学上力求体现民主性、平等性,创设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倡导一种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进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放弃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多看、多问、多想、多讲、多行。重视每一位同学的见解,赏识他们每一点进步的思想火花。重视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培养,鼓励团队自主探究。对一些问题的思考,鼓励同桌学生合作求答案,同桌之间时有争议,从而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鼓励同桌同学经常互查学习笔记,互查作业情况,互相监督,共同提高。在政治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或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要选取恰当的资源,以教本内容为重点,确立教学目标,选取教材内容,要靠近学生近发展区,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有所发展,有所提升,要恰当的提供学生探究的问题。探究的问题确立可先由学生质疑,然后进行选择,也可由教师质疑,然后组织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重在组织指导,适时参与,切忌主观地将学生的探究引入自己的思维定势。

  比如在《政治生活》第三课第一框《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的教学过程中,布置学生对身边的变化进行观察,把学生分好小组,各自分工,利用课下时间和周末假期时间,用自己已用的设备如相机、手机等记录下本县政府履行职能的表现,如学校齐全的教学设施、社区绿化带健身区的设立、基础设施的建设、公用设施的修缮等。学生对此很感兴趣,效果也很显著,拍摄和记录了图书馆、体育馆、校园、医院、古建筑、庙会等大型活动的照片和视频,在上课时候带到课堂上进行交流,还有的专门制作了课件,从中理解了课文内容,也渗透了课改理念,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也使得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得到提高。

  三、重视材料搜集,培养分析能力

  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体验。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收集资料,举办展览、壁报,进行演讲,安排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到过程中去。我们的教育受众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已经完全具备了实践的条件,但是平时却很少能自己动手进行实践,并留出时间进行思考,他们缺乏的是实践的机会。所以,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加入这样一个环节,凭借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人们的人生态度和理想信念,进而以此为参照来设计自己、调整自己、充实自己,逐步形成明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如在讲到《政治生活》的民族问题时,结合时政热点问题“3·14西藏事件”,布置学生搜集与西藏史实有关的资料,还有农奴主压迫农奴的各种证据——图片、视频、文献等,在课堂上进行展览和交流。有能力的学生还自己制作和讲解PPT课件。这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和真实性,不仅对课本知识有了形象记忆,对有关历史知识、人文知识也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新课程环境下对政治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政治素养知识,更重要的是强调锻炼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去正确认识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热点事件,从而有效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用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过去传统的教学我们就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现在的新课标已经将学生的主体性以纲要的形式明确化具体化了,这是时代对政治教师提出的要求,只有踏实的将学生能力的提高放在教学指导思想的中心地位,才能真正的全面落实新课标精神,不辜负时代的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