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程下中考数学复习策略研究

【作者】 周文芝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过马营镇贵南牧场中学


【正文】

      新课程下的中考数学复习,是完成初中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和熟练运用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散覆盖在三年共六册课本中,知识之多,内容之广,逻辑性之强,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因此,面对中考所进行的总复习是系统而又浩大的一项工程。如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科学的总复习,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能力,直接关系到中考的成败,根据教学实践,浅淡一下数学复习的四大策略:

  一、深刻理解《课标》本质 把握命题方向

  教师要重视《数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研究,只有准确把握新增内容,降低要求的内容,删减内容,才能恰如其分地选题及组织课堂教学,才能做到方向明确,少走弯路。

  新课程的呈现形式,表面上看不如原来的教材严密、系统,教起来顺手。新课程不少是从问题背景展开,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看到问题本身,而更重要的是知道这个问题背后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和教育思想。有的教师认为:新教材强调探索和创新,不需要加强“双基”了,这是一种错误的倾向。其实新课程是较大辐度的对传统基础知识作了删减和调整,充实了大量与现代生活、现代科技发展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新《课标》提出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概念。这就要求教师从更高的角度把握教材,得心应手地灵活驾驭新教材,轻松自如地完成课堂复习目标,在数学课改的中考复习中,做一名高素质的数学教师。

  教师要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明白中考命题范围、考试形式及试题结构,减少盲目性,复习中有的放矢,准确把握命题方向,通过对近几年各地市中考试题的研究,发现中考命题的几个大趋势:1、注重基础,关注对数学核心内容的考查。2、注重应用,关注应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3、注重探索、创新开放型问题,关注数学活动过程及个性化评价。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明确了《课标》本质、命题范围、命题趋势后,就需要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复习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系统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1、以课本为主,对知识点要不落不漏,全面覆盖,对易考点、易错点、易混点重点讲解,复习中注重引导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其性质、法则、公式、定理,并能灵活运用。

  2、整合教材,疏理基础知识,使知识更系统、脉络更分明,打破原来的章节界限,按学科层次分为三大块: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

  3、面向全体学生,做到起点低、台阶密、稳步走,使学生的“双基”过关,抓规范(解题步骤规范、书写规范、表达规范),促养成。

  第二阶段:深化专题训练,提高综合能力

  在此阶段,坚持巩固、完善,综合应用前边知识,使学生的能力在“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抓热点、攻难点、扣考点,莫忽视冷点,对近几年来各地市中考涌现出大量的形式活跃、趣味有益,启迪智慧有价值的题目作为热点型,挖掘近几年来中考没有出现的知识点作为冷点,以前不考,不等于今年不考。按照知识结构、题型类别归类,形成专题如下:1、数与式;2、方程(组)与不等式(组);3、函数;4、统计与概率;5、三角形;6、四边形;7、平移、旋转与对称;8、相似与全等;9、解直角三角形;10、圆;11、开放探索型;12、操作实践、方案设计型;13、阅读理解型;14、跨学科综合型。

  第三阶段:模拟中考测试,进行练兵

  经过第一、二阶段的复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已基本过关,大约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组织教师精心编制六套模拟题,以考促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查缺补漏,达到自我完善,适应中考,调整学生应考心理,以便达到最佳状态。

  三、注重构建知识体系

  数学新课程教材对同类知识的安排具有阶段性,同类知识往往螺旋式推进,为了高质量完成复习计划中三个阶段的任务,教学时可将知识点串成线,以线形成面,以面构成体进行复习。构建方法有如下三种:

  (一)同类知识之间的横向构建

  数学新课程教材中涉及了几百个知识点,按照同类知识内容构建,例如:可以将八年级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九年级的二次函数放在一起复习,分别联成:①定义②图像③性质④解析式四条线,将每条线的知识点进行对比,从而将零散的知识点归纳起来,形成对几种常见函数的整体认识。

  (二)不同类知识之间的纵向构建

  数学教材的系统性决定了知识点之间并非孤立的,如果分析出不同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纳入整体知识结构,将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若一次函数y=kx+b(k0)中,当y=0时,就变成一元一次方程Kx+b=0,若y>0,变成不等式kx+b>0,它们的解都与一次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有关。

  (三)数学思想方法问题之间的构建

  为培养学生在中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注意归纳总结一些题型的解题规律,并进行方法指导,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角度构建知识体系,新课程中常用的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整体思想、分类讨论、转化思想、方程思想、换元思想等;常用的数学方法有:类比、归纳猜想、抽象概括、反正法、演绎法、特殊化法、待定系数法等。如整体思想在解决求值、分解因式、方程、图形面积等会经常用到。再如,数形结合的思想,在近几年中考题最后的“压轴题”中往往与此法有关,不少学生解这类问题时,只注意代数知识,忽略几何知识,或只注意几何知识,忽略代数知识,不会熟练的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因此可以作为专题教学,使学生在解题中思路清晰,有规律可循。

  四、精心设计题组 提高复习效率

  中考复习中,选取适当的练习题训练,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使学生很好的掌握知识,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为使学生减轻负担,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优化复习过程,提高复习效率。教师要精心设计题组,题组的设计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

  (二)有启发性、灵活性和综合性

  (三)数量的合理性,难易的层次性

  组题设计从层次上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从知识内容上由单一到综合。题量适中,不至过少,学生轻易完成,思维松驰;也不至过多,加重思想负担,不利品质的养成。难易适度,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布置,使上、中、下各种情况的学生既吃得饱又吃得好,从而提高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