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做法
【作者】 张慈辉
【机构】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第一小学校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按照新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备课方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生成的全过程;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为此,教师不仅要精心的预设、以达到精彩的生成;还要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励性评价等手段,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控,并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营造富有生机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最终达到实施素质教育。【关键词】数学教学;有效性;精心预设;活动化学习过程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已成为新世纪改革的主体,新课改的理念就像强劲的东风,吹遍了校园,唤醒了老师和学生。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数学课堂更精彩。然而,反思我们的一些课堂教学,却不难发现,貌似实施了新课标,其实没有实效性,看似热闹的课堂场景,却存在着无效的教学方式。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真学习了新课程理念,并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灵活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并运用激励性评价,以满足学生的成功体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是我们研究的一点心得。
一、亲历探索过程,促进能力发展
苏霍姆斯基说过: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有一种强烈的需求,总想自己是发现者、探索者。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的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时,针对已有的教学经验:教师下定义,过于生硬的说教,很难将看似简单的道理说透彻,学生只会用公式生搬硬套求周长与面积,至于为什么这样求不得而知,所以在计算中往往容易将面积与周长的计算混淆。于是我将原教学方法进行调整,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出示本班所获得的一张奖状,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出谋划策:为妥善保管这张奖状,我们可以怎样做?(生:可以将它装裱起来)那我们该准备哪些材料呢?(边框、镜面)
2、实际测量,尝试制作,得到解决的方案。
如果你是小小设计师,请预算一下该准备多少材料?(边框其实就是求这张奖状的周长,而镜面则是求奖状的面积)。同学们对自己班里需要解决地事情具有浓厚地兴趣,他们个个跃跃欲试,那种急于解决问题的冲动写在了一张张可爱的小脸蛋上。通过这样的设计,充分调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进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将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合作结合在一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了周长、面积概念的形成,对公式有了实质性的了解,学生对周长与面积的计算不再是机械地模仿,教学难点水到渠成地被突破,起到了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二、巧设课型,让数学教学“活”起来
数学教学是枯燥的教学,重复机械地计算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反感、畏惧。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新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型,彰显了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但老师们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觉得这样的课不在考试范围之内,学了浪费时间,得不偿失,失去了转变学生思想,发展学生能力的绝好机会。我个人却极爱好上这样的课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有这样的一节数学活动课《神奇地莫比乌斯圈》,我就作了成功地尝试,上了一节“这节课让我终身难忘(学生语)”的数学课。光看课题,学生就有一种想认识它的欲望,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圈?它神奇在哪?一个个问号让学生对本节课充满了关注。在教学“神奇地莫比乌斯圈”时,我首先出示了一张普通的长方形的纸条,由它的2个面4条边,让学生想办法让它变成2个面2条边,(围成一个普通的纸圈),再让它变成1个面1条边(即莫比乌斯圈),然后大胆猜想、验证:如果沿着莫比乌斯圈的1/2处剪开,会有什么结果?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大部分都猜测会一分为二,变成两个圈,有的学生认为,既然这个圈这么神奇,它应该不会变成两个圈,是几个圈很难有答案,怎么办?剪一剪不就有答案了吗?(学生语),剪开后大家嘘声一片,它居然变成了一个大圈。正当大家唏嘘不已时,我再抛出另一个问题:如果再沿着它的1/3处剪开又会变成什么呢?根据刚才的经验,学生猜测会变成一个比刚才还要大的圈,有的学生迟疑地猜测会变成2个圈?3个圈?怎么办?再做一个莫比乌斯圈,再剪开。(生语)剪开后发现竟是一个大圈套着一个小圈,又是嘘声一片,为什么每次猜想与验证都不相符?一个个认知冲突,大大激起了学生强烈地好奇心和参与欲望,教室里不断传出质疑声和惊叹声,一双双充满疑惑地眼神眼神抛向老师,期待着能解开疑点。教师再不失时机地提出要求:你还想怎样剪这个莫比乌斯圈,在剪之前先大胆猜测,会有什么结果?剪开后和你的猜想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通过问题的层层深入,充满着挑战,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而又急于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下课后学生破天荒地都久久不愿离开教室,拿着莫比乌斯圈琢磨着,把弄着,围着老师问这问那。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要让学生想吃,还要爱吃,更要吃好。寓教于乐“玩”数学,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自然就提高。
三、创设和谐、民主地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人人参与
新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指出教师与学生平等,构建和谐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分工的不同,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我们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从神圣的权威中走出来,要学会“蹲下来”和学生说话,面对学生,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赏识的微笑,让学生觉得老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亲其师而信其道”,学会赏识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表现成功与进步的机会,从而换取学生心理上的亲近,情感上的融洽,参与意识的增强。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精心设计活动化教学程序,以平等合作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活动中正确指导,适时点拨,同时运用激励性评价,以满足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真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也只有这样,才能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达到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第21页第七条,1984年6月第2版,杜殿坤编译。
[2孔企平、胡松林,《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
[3]王元寿,有效教学研究[R](重庆南岸区进修学院2010年11月26日讲座)
[4]胡爱民,《用<论语>思想提升数学教育智慧》[M]第三章“本立而道生”(2010年4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