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激发创新情趣,发展求异思维——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作者】 杨树林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鼓匠乡小学校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应着重研究和解决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创新教育;语文教学;能力培养
【正文】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教育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如果语文教学多一点培育创造力的意识和办法,学生走向社会就会多一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国家就会多一些创新人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为此,本文特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作如下探讨:

  一、激发创造情趣,鼓励创新精神

  要使学习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鲜艳色彩,成为孩子们深感兴趣又富有吸引力的事情,必须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使他们获取成功的鼓舞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启发性原则,提问设疑,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思维,使之振奋起来,产生积极探求新知的欲望。例如在讲教学《司马光》、《乌鸦喝水》这样的课文时,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这样的启发性问题:如果你遇到司马光这样的情况,该怎样办?你能帮乌鸦想出别的办法吗?这样的问题能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讨论中得到锻炼。对于所有不同意见,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合理的则给予表扬。

  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一灌到底的方法,让学生睁大眼睛发现,好的词语、好的修辞、好的句子、好的描写,每一个发现都是学生自己的收获。特别是对语文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应更多关注,尊重他们的人格,激励其上进,尽量捕捉其“闪光点”,给予激励表扬,使之振作精神,树立信心,学生从细微处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这样学生心情舒畅,课堂上敢于大胆开口,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师生在教学中产生和谐与共鸣,增进相互的情感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对创造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求异思维是一种开拓思维,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的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的思维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新颖性、独特性、多向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教学《称象》一课时,可以问学生:还有没有更好的称象办法?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一个学生说,称石头太麻烦了,可以让随行官员一个个地上船,直到船沉到画线的地方,称称每个人的重量,把重量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多么与众不同的又切实可行的办法!多么可喜的求异思维的火花!学生不是不能,关键在教师的启发引导。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可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三天之内江上没有大雾,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计划落空了,事情的结果会怎样呢?如果鲁肃事前把诸葛亮的妙计告诉了周瑜又会怎样呢?读了《圆明园的毁灭》,可引导学生讨论:圆明园要不要重修,说出自己的理由。教师这样精心地为学生铺设求异路径,引导学生多角度,灵活地观察、分析问题,就能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质量。

  三、把课堂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在语文教学中,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教师可以《我与小女孩比童年》为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进行“说话”训练。经过这样联系现实的训练,唤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改善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四、精心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环节,创设创新教育情景

  创新思维不是人天生就具有的,而是通过后天的经常训练而形成的。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无论是生字新词的学习,还是课文的阅读,或者进行写作训练、口语交际,在教学内容上都是丰富多样的,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创设创新教育情景,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在设计日常语文课堂教学环节上,教师可以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陶行知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学贵在疑,思起于疑。牛顿看见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他思考:苹果只往地上掉,为什么不往天上飞?这决不是别人指点了他的方法,而是质疑习惯的结果。所以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学生完全是学习的主体,在尊重学生的个性、情感差异的基础上,首先我们应十分注重鼓励学生发问,诚恳地欢迎每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其次是加强语文多种方式的读书活动。学生在读书时,展开想象的翅膀,浮想联翩,形象迭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读中,广泛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再次就是给予表现的机会。例如在教学《庐山的云雾》一文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教学环节:在描写庐山云雾的段落中挑选自己喜欢的一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给大家听。这样学生肯定个个跃跃欲试,因为是自己喜欢的,学习兴趣高涨,由于学生有权决定讲自己爱讲的、能讲的,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性,激活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有的会想画画,有的会想当上了一个小导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把庐山云雾的美描绘得如诗如画,会使我们大开眼界,会不由自主赞叹:孩子们的创造力真是无法估量!

  五、积极开展语文活动课教学

  国家教委颁布的新课程计划明确规定:“课程包括学科、活动两部分”,“活动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因此,为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度发展个性和培养特长提供条件,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语文活动课教学,把它作为激发兴趣、爱好和特长,实现个性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语文活动课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在小实验、小制作中自己动手,在现时社会中去思索,发挥主动性、勇于思考、大胆创新,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例如展开“五个一”系列活动:每天一条好新闻,每周一个好故事,每月一个小制作,每学期一个小创意,每年一个小发明。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使他们都积极参与其中,使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在活动课上,将课本所学的内容紧密联系,使其成为辅助教学的有效工具。例如在学了《狼和小羊》、《美丽的公鸡》等这种类型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在活动课上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他们根据课文的内容自己想像,任意发挥,自由表演,对参加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对表演独特、新颖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通过此项活动,把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积极参与其中,得到了各种锻炼,提高了各种能力,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作为小学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必须把实施创新教育放到战略的高度,作为一个小学语文老师,我们必须在语文课堂上,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懈地探索、追求创新教育之路,自觉从整个教育目标出发,审视和设计自己每一次课堂教学行为,真正挖掘所有学生的创造力,让所有金子闪烁绚丽的光彩!

  参考文献:

  [1]邱川燕;小学语文课堂呼唤研究性阅读[J];引进与咨询;200507

  [2]罗荣;左迎春;;阅读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8

  [3]于成江;运用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03

  [4]曹华丽;;运用三步教学法搞好阅读教学[J];文学教育();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