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施
【作者】 杨梅芬
【机构】 甘肃康乐县附城初中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应用知识的能力。问题是探究的起点,也是探究的归宿,探究的成效如何取决于问题的设计。本文结合初中学生的实际,从利用教材、利用生活常识、利用化学知识、利用化学实验等方面开展探究性学习。【关键词】化学教学;探究性实验;实施;学习兴趣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是化学新课标理念落实的重要手段.那么,作为农村中学化学教师,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化学教学中更好地实施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我根据自己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和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下面是我的几点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资源,发展学生创新意识
1、在实验中探索新知识
教师应具有的保护学生创新心理和创新精神的意识,是学生形成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如在实验教学中,因材施教,拓宽实验思路,使化学实验更具有趣味性、探索性和综合性,以满足学生动手、动脑、求新的心理特点,支持学生在实验中萌发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去探究事物的本质。例如:在学习了H2和O2气体的实验室制取的方法之后,我们在学习制取CO2的实验中,可以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实验进行如下的设问:(1)制取H2和制取O2的装置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否只是用于H2和O2的制取?是否可以用来作为制取CO2?(2)制取一种气体,我们需要了解哪些信息?(3)如果实验室没有稀盐酸,可不可以用硫酸代替?(4)若没有碳酸钙该用什么药品代替?经过动手、动脑,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培养了独立思维能力。
2、变演示实验为学生设计性实验
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在演示实验中,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过程,使之变为探究型、设计型、科研型的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安排:(1)学生自拟实验方案。(2)学生详细设计实验操作过程。(3)师生讨论、评价实验。学生在实验中,独立探索、研究,虽然时间可能长一些,但在操作中提高了他们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解决实验中出现疑难问题,提高了学生独立实验和学习的能力。
二、利用生活常识,激发学习兴趣,进入探究情境
问题是探究的起点,也是探究的归宿,探究的成效如何取决于问题的设计。但是,在教学中发现,现阶段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一旦老师提出问题,大多数学生低下头,没有思考,甚至产生不想听的心理,有时教师只是自问自答,课堂气氛不活跃。针对这种情况,应利用生活常识设计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注意力集中,产生求知的欲望。在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提出如下的问题:(1)近几年来气温逐渐升高,天气越来越热。为什么?有没有解决的方法?(2)人工降雨就是人在天空中撒水吗?由于所提出的问题贴近生活实际,是他们身边可感受到的,而且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一般都比较感兴趣,学生乐于接受这样的问题。这两个探究性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激烈的讨论,使学生产生了探究的兴趣。带着这两个问题,请学生浏览本节内容,使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然后将问题展开,启发学生思维,联系课本的演示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由于人们生活、生产中燃料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象温室中的玻璃那样覆盖在地球上空起保温作用,于是就使地球的气温持续上升,这就是所谓的“温室效应”。随之解决方法也就可探究而知了。人工降雨是利用飞机从高空中撒布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冷凝变成水滴,于是就开始下雨了。这就是人工降雨。这样学生便会有恍然大悟之感,教学效果非常好,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究思维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强化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将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延伸,并同生活实际直接挂钩,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得到有效激发。教师越能阐明知识的具体意义,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实用性、价值性,就越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丰富知识,增长经验,使他们产生健康向上的情感体验。如:学习了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性质后,把这方面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当中。问:“配制波尔多液能不能在铁桶中进行?为什么?”再如:学习了碳酸钠的性质后,问:“做馒头时,面团经过发酵后生成一些酸,此时可加入一些纯碱溶液,用力揉和,然后做成馒头。蒸熟的馒头变得疏松多孔,为什么?”这样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从而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化学实验,探究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探究化学知识和原理。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探究自己还未认识的世界,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如,在学习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时,可利用如下的实验进行探究,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实验进行不久,铜片上的白磷就产生白烟燃烧,而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并没有燃烧。从而可得到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要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初中化学教学应注意联系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进行探究教学和探究性学习,并且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社会生产实践中,为发展当地经济服务,这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浅谈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 胡永胜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化学新课标的重要任务》 孙宏胜
[3]《浅谈初中化学实验中探究性教学的探究性教学》 吴忠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