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再认识
【作者】 陈 镖
【机构】 贵州省瓮安第二中学
【摘要】语文是承载和传播人类文明的工具,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教会学生以语言为工具,自由地、广泛地吸取思想,扩充知识,接受人类的认识成果。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要接受和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是应付不了的。所以,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基础的基础。阅读教学已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根据笔者实践,从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点亮学生情感的灵性等方面谈了几点认识和看法。【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再认识
为了推广新课程理念,为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做好准备,在“高中新课标示范课例”中,通过观看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我获益匪浅。授课老师全新的理念,深厚的底蕴,饱满的激情,精辟的点拨,幽默的旁逸;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妙语连珠的讨论,情真意切的体验……一切都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了浓浓的春意。透过这些表象,我深切体会到,在新课程改革视野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把握以下要点。
一、以“人文熏陶”为线,注重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教材选编的许多课文,都能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揭示人生的真谛,以深厚的人文情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阅读教学为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提供了有力的凭借。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人文资源,把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建设成为学生情趣盎然的精神家园。如诗歌教学,是对人类灵魂与命运的一种探讨;散文教学,是语言浸润的情感体悟;小说教学,是对历史鲜活生命的再现。?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还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一种心灵的默契。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底蕴,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自独特的感悟来领会语言背后的意境,透过形象领悟蕴含其中的人文情感。例如赵志昇老师(南京市第五中学)执教《念奴娇·赤壁怀古》,通过组织讨论“‘穿’、‘拍’、‘卷’三个动词好在哪里?”这一问题,让学生感受一种壮阔的意境和苏轼豪放旷达的人生情怀。陆红华老师(南京人民中学)执教《庄子》(选读),采用“文言相生,新旧相联,讲读相得,嚼出文章滋味”的方法,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外而内,由树而人,由人而社会,由社会追庄子其人,体味出庄子在乱世中对生命的安顿——“真正的栖身之地,就在自己的心灵”。
二、以“平等对话”为平台,努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新课标”又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因文会意的理解过程,也是以文会友的对话过程。学生和教师都是文章的读者,都要与文章的作者对话,这是一种全方位、跨越时空的交流与沟通。“对话”就是一种“共享”,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情感的体验,共享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应该说,观看的每一节课例都是师生间的一次精彩对话。学生课前充分预习并提出问题,增强了对话的价值;教者深厚的学养和精心的准备,确保了对话的顺畅;教师机敏的点拨和多角度的拓展,促使了对话的深入;师生和谐的关系和默契的心理,提高了对话的效率。例如苗建亚老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中学)执教《咬文嚼字》,从文外搜集了大量的语言例证,又联系鲁迅小说中的经典语言,还有自己的“夫子自道”。教者对文本深透的理解,充分的课前准备,使他的语文课堂多了一份悠闲,多了一份情趣,也多了一份从容。他总能以“慢慢走,欣赏啊!”的心态,和学生一同咀嚼语言的奥妙。
所以,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教师要注意:首先,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平等的。其次,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互动的,而非单方面或一厢情愿的。这是一种双向交流,双方是互相促进的。教师要学会善于倾听,要对学生的各种语言表达充满期待与耐心,并能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自己表达的内容和方法手段,灵活、迅速而理智地处理偶发事件。最后,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价值重新构建的活动过程,在对话中要学会欣赏学生,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自我价值体现。
三、以“情感体验”为手段,点亮学生情感的灵性
“新课标”还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新理念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一种陈诉,更是一种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通过挖掘,把情感透射出来,打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语文阅读教学就有了生命。
教师应该用作品优秀的语言和自己富有魅力的教学设计吸引学生,点燃学生的感知、想象、情感、思维、体验,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听说读写实践,走进生活,走近语文。例如叶海忠老师(南京金陵中学)执教“语言运用”课《语不惊人死不休》(选修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处理,整理了课文中的许多典范语言和学生平时习作中的精彩语言,以及王小波、余华等当代作家作品中的语言,把阅读和语言运用有机结合,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耐人寻味。莫春雷老师(南京中华中学)执教《说“木叶”》,用诗一样的教学语言去解读诗,给人美的享受;她还把南京当地的资源(“木末风高”亭图片)引入到课文中来,从生活中体悟语文,从语文中感悟生活,走出了一片语文的山水。赵志昇老师布置学生课外写一篇随笔——《苏老先生,我对你说》,做到由读向写的延伸。
陶行知说:“我们必须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教师只有永葆一颗童心,怀揣一颗赤子之心,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会营造出师生情感交融的课堂氛围和充满诗意的教学情境,真正使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完成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让学生在情趣盎然地学习中自主成长,自主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