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落实默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素养

【作者】 颜小明

【机构】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实验小学


【正文】

      有人对一次全国性小学语文赛课中学生课堂的读书时间作了统计,结果发现:朗读平均每节课时间是8分钟,默读平均每节课时间只用3分钟。确实,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小学阅读教学中,课堂上常常出现精彩的朗读指导,可对于默读,老师却不是很重视。这应该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警醒。

  我们知道,默读的优势是朗读不可替代的:一是默读能提高阅读速度,默读时,文字信息不必经过口、耳而直接由眼睛接收,“一目十行”就是由此而来;二是默读便于思索,促进思维发展,由于默读的速度由自己控制,这就有利于边读边想;三是默读适用性强,默读作为人的精神活动,既适宜逐词逐句地精读,也适宜略读浏览,既适宜学生课内外阅读,也适宜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阅读;四是默读是现代人必备的语文素养,时代在飞速地发展,要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不断阅读,不断充实自己。而阅读的方式,主要是默读。可以说,默读是一个人终身化学习的需要。

  童年是人生的起步阶段,童年的阅读经验往往构成一个人生命的底色。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默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默读能力呢?

  一、要明确训练要求

  教师首先要明确训练要求,才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训练。小学低年级以朗读训练为主,同时也要兼顾默读训练,默读做到“不出声,不动嘴,不指读”;中年级段的默读训练要求是“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高年级的默读,课标有如下要求“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教师要循序渐进地长期地进行训练,学生的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二、要注意学法的指导

  不管做什么事,方法得当会事半功倍。小学生的默读也一样,也要讲究方法,最基本的默读方法:一是默读时只是眼到。做到不出声,不动嘴,不指读。二年级的学生开始学习默读,一般注意力还不太集中,教师可以轻声带读,学生随着看课文,但不能用手指文字,也不能动嘴,再慢慢过渡到自己练习默读。一开始,可能学生还不适应,会眼睛看嘴巴也跟着动,或者需要指着读,这时,老师不要批评他们,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而应该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慢慢地,他们就会适应这种读书方法;二是默读时要做到心到。眼睛看到哪,脑子要想到哪,养成在默读中思考问题的习惯。一开始可以提出问题,训练学生边默读边思考,默读完后回答问题,再发展到质疑问难。老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看到课题就想问题入手,如看到《番茄太阳》,会提出“番茄太阳是什么样的?”,看到《公仪休拒收礼物》,会提出“公仪休是什么人?这礼物是谁送给他的?为什么要给他送礼物?他是用什么办法拒收礼物的?他为什么要拒收礼物?”;三是默读时做到手到。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如果是自己的书,带着思考的问题,圈点、勾画、作批注,如果是借来的书也要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从而提高默读质量。

  三、要给学生提供默读条件

  首先,要保证有足够默读的时间。在近几年的阅读教学中,不少老师也认识到了默读的重要性,在课堂上也安排了默读的训练,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边读边思考,但往往是学生没读完或没来得及思考,教师就匆匆地走进下一个教学环节了,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默读,去思考,去揣摩,就很难真正做到“是与作者心灵的对话”。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实际效果。

  其次,默读的目的要明确。就像朗读要有层次性一样,课堂上,每次默读前,老师对学生要说清楚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下工夫,有的老师上一节课设计了一大堆琐碎的问题,挤牙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所得支离破碎。而有经验的教师抓住重点只设计一两个问题,学生学得津津有味,达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如教学《三顾茅庐》一课,可以设计“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刘备对人才的尊重?哪些地方说明诸葛亮有雄才大略?”,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去默读,去思考,学生会对课文内容,对中心了然于胸。只有开放式的问题才能促进学生在默读中的自悟自得。

  四、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该说,默读最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更能关注阅读的个体差异。比如在默读过程中,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看几遍,一边细细默读,一边琢磨品味。我经常看到学生在读课外书时,虽说有些字还不认识,但他们都在默默地读,不时抿嘴一笑,或忍俊不禁,有时甚至读着读着,泪眼朦胧,啜泣不已。这说明他们读懂了,正在进行“与作者心灵的对话”。在《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学生只有感受并真正领悟到了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空灵之美,能悟到许多老师由于没有充分展开抑或是无法教给他们的东西,也许就是感悟的最高境界。”要想达到这种感悟的最高境界,是无论如何也离不开默读的。

  五、要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速读训练

  小学高年级的默读,应该以提高速度为主要目标。当今世界,信息量越来越大,有速读能力,这是对现代人的一个要求,我们必须从小培养他们这种能力。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教师应该每学期选择若干篇课文进行速读训练。可以先从课文中选一段300字左右的话,要求学生快速默读,抓住主要内容,以后再将要求提高,300字左右的片段限时一分钟,再往后,2000字左右的课文,限时6分钟,并精心设计测试题检测他们的感悟、分析、概括能力。还可以在学完课文后,再选一些相似的文章让学生速读,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这样,既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又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

  总之,默读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最有效的阅读方式,应该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主要是通过默读的方式体现出来,学生的默读习惯和默读能力关系着学生终身学习的质量和进程,所以,语文教师既要重视朗读指导,也要重视默读的训练和默读习惯的培养,并由课内默读的训练延伸到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新语文读本》、《新课程标准》、《广西教育》2010 2A 《怎样以默读为重点设计教学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