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重温“新课标”、“新理念”
【作者】 卿红燕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市沙区教研室
说起新课标,我们并不陌生。它有权威的一面:在语文教学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的尺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美好的蓝图。对于教师而言,平时基本被束之高阁,再次面对它时,我们能否怀着一颗热情的教育之心去熟悉它、重温它,赋予它新的理解、新的内容、新的思考呢?
(一)语文的性质与地位需要教师建立一种专业的态度
《语文课程标准》开篇的一段话:“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段话言简意赅阐明了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地位。接着又说:“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从两段阐述中我们发现语文课程的地位多么重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多么重要!那么语文教学中怎样体现?怎样培养?我认为应解决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语文是什么?
字面理解:语:语言.文:文章,文字,文学,文化.”语”与”文”应该包含语言文字构成的各种文学作品.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包括演讲的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文字表达的准确性等。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学语文?
从运用的角度,学语文是为用语文,让学生能够充满自信、灵活自如的与人交往、沟通与交流.我们发现在这一过程中,有声音或者无声文字的参与,有融入在语言符号中的情感、态度等。“.语言不是无情物”当人与人信息传送过程终止,人们不再关注文字符号本身,而对传递者的精神状态留下一个整体的印象. 包括所体现的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审美能力,.这种文化印象超越文字本身,或者说气质,从内向外散发的文化的底蕴. 都构成了文化的范畴,举个例子,我们听过无数次讲座,许多精彩的讲座内容你已经记不得了,但主讲人你却记住了.为什么?因为他透过语言文字传递的东西被你认可,觉得有水准和文化价值.这里彰显出母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一特点,这是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完美统一的结果.语文学习能够发挥语文课程的情感熏陶的文化功能与语文运用的实用功能,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快乐的生活。
第三个问题:语文教育目前该做什么?
语文教育目前该做什么?强调语文教育的文学回归;实现文化的传承。许多专家都呼吁语文教育的文学回归,强调语文教育的三个层面:一是语言文学,主要是语言的实践与运用;二是语言文学,关注学生的精神与态度;三是语言文化,是让学生对世界有独特的认识.这三个层面是相互关联的,且都无法离开文学因素的支撑,让学生多一种文学的把握方式,就是让学生对世界,对生活多一份想象与情趣.
实现文化的传承教师是关键、“没有文化的教育是可怕的,是危险的”。作为传承教育的执行者,文学的的回归需要教师从单纯的结构性知识转为以文化为导向的全面传播,这也是对教师专业的精神的崭新诠释。
说到教师文化传播、传承经典的母语文化,我们自然会想到一些特级教师的课堂,比如,王崧舟、窦桂梅、支玉恒、于永正等大”家”的课或充满激情,或充满诗意,或充满睿智,充满生命的教学风格让人久久不能忘却。记得赴杭州参加“走进新课程全国小语教学研讨活动”的情景。.冰心,巍巍,朱自清,等作家所写的一部部优秀文艺作品被搬上语文的教育舞台,学生在语文课上不断汲取语文教育带来的营养的甘露,课堂上从平庸走向自信,你那时确信语文教学真的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真的充满生命力。我们喜不自尽回到自己现实的课堂,也想在自己的课堂上发掘语文的特点,光彩一把,现学现卖,跟着大师’照猫画虎,试试这个招数,用用那个技巧”,感觉不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面临现实的问题,教育理想与现实发生种种冲撞,教学又回到原来的轨迹.为什么会这样?用心总结名师成长之路,看过许多关于他们的自述与传记,共同之处只有一个:人课和一,大师的课不是一两天促成的,.无不通过阅读成长心智,通过读书提升自己的文化品质.实践+反思,增加,提高自身的文化底气,把长期学习获得的能量转化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即生的智慧,滋养自己,滋养学生形成自我的特色.。
第四个问题:教师需要做什么?
而我们也想读书,也想把母语教学上得更有语文味,但苦于没有时间加上周围缺乏阅读的磁场,也只好作罢.怎么办?梁实秋说:”读书永不恨其晚,即使晚了,也比不读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取决于”缄默性知识”,那么教师专业化的培养最好途径便是”内生型”,强调教师专业精神的成长,鼓励教师自我剖析,这种”内生型”的底气需要教师自觉的学习力. 我用的是成长,而非成功,成长是无止境的,我们无法把握成功,但却可以把握成长.我们成不了刘翔,但可以享(下转第56页)(上接第26页)受奔跑的乐趣;我们成不了靳家彦,但我们做最好的自己。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养成专业思考的习惯
回顾课改历程,语文教学的确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但当前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不少与《语文课程标准》理念不吻合的,出现顾此失彼问题值得关注.:
顾“个体激励”失“全体效率”。还能经常看到在课堂中,教师指定高水平朗读的学生作为”点”,代替另外一些”面”朗读课文作为一个段的检验;课堂上,教师提的问题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几个学生思路紧跟,妙语连珠,大部分学生事不关己;
顾”结果”失去“过程”。我们常说:”一课一得.’这个得字很多情况下指的是一种方法.”这些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会用了就会转化为一种能力.学生怎样获得这些方法呢?一方面来自于生活中的积累,在文本中感悟,另一方面来源于教师实施的引导,点拨讲解.而现在的课堂流行让学生自己去自由发现,自由感悟,自己悟到那算哪,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按学生自己的理解去理解,这些观点导致学生课始不知要学什么,课终不知那个观点是正确的,哪个是错误的?有些人善意的批评叫月朦胧,鸟朦胧,课堂效率为零.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就是学生听说读写不断实践的过程,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过程的缺失等于学生动手,动脑,
“假合作、假探究、假自主”。我们常常听到课堂上教师说:“孩子们,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想怎样读就怎样读?想读哪段就读哪段.结果根据学生的喜好方式去阅读课文,一片结构严谨和完整的文章被读得支离破碎,七零八落。这样教学,起承转合似乎成了过时的东西,文章的篇章结构也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
(三)尝试把我们的反思转化通俗的教学智慧
给老师的十条建议:
1、不要总问:读懂了什么.?自以为是引发学生探究,其实缺乏针对性.应该针对文本提出问题。
2、评价一堂语文课时,不要指责教师”牵得太多”,因为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新课标修订:”自主探究学习”与”可接受学习”是并存的.
3、在学习中不要说:”你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因为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这样做会割裂文章的整体,失去章法.
4、体会文章中心,不能说:”爱’怎么体会就怎么体会.’这样貌似尊重学生,其实离题万里.
5、不要滥用小组讨论,这时形式主义,这会妨碍学生的个性阅读.小组讨论从本质上说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互动.
6、评估一堂语文课要看教学实质,不要老说教师方法太陈旧,太老套.因为新课标添加:新的优秀的教育传统要继承:.教师因按照教育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7、教学过程不要脱离文本过度发挥,过滥使用资料,因为文本是主要的教学资源,过多的使用补充资料会本末倒置,主次不分.
8、好钢用在刀刃上,备课要把精力用在真语文活动之中,摈弃非语文活动.
9、在教学中不要随便提出”超越文本,超越课堂,因为这是不负责任的话,要充分发挥最基本的资源.”
10、不要把语文教学办成资料展示厅,形式眼花缭乱,过多使用资料会淡化文本,语文教学要回归”语文经”.课程目标是一定的教育目的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具体的课程目标体现的.有什么样的课程价值趋向,将影响教师的教学思想,及教育思想对学生的渗透. 带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让我们走出《新课标》。
试着跳出新课标的框框,努力将新理念付诸与教学实践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