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 文世军

【机构】 广西桂林市灵川县大圩中学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由此“留守儿童”出现了。这些“留守儿童”缺乏正常的亲情关爱,思想行为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面临诸多的成长问题。正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洞察其产生的深刻动因,探寻问题的解决路径,对于实现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面进行协调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本文主要从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进行具体分析,探讨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解决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
【正文】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留守在家乡,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需要其他家人进行照顾的年龄在14岁以下的孩子。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社会转型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落差的体现,也是我国发展战略推进与制度转轨的产物,既是涉及社会弱势群体基本生存的社会问题,又是关系许多农村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问题。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将有助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稳定,也有助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质量提高和真正落实。

  一、我校留守儿童的现状

  为掌握留守儿童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途径,笔者对我校留守儿童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我校756名在校小学生中留守儿童有129人,占17.1%,其中双亲外出的比例为34.1%,单亲外出的比例为65.9%

  调查结果表明,我校有接近五分之一的小学生处于留守状态。而双亲外出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大都落在老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上,也有的将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照看。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完整性和家庭教育主体的弱化,致使留守儿童在生活环境、学习成绩、人身安全、个性心理方面都会产生一系列令人堪忧的问题。

  二、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基本问题

  1、心理方面:在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性情孤僻、胆小,有些孩子由于缺乏爱心,不愿听取别人意见,骄傲自大,容易出现冷漠、自私等性格特征。

  2、学习方面:留守儿童中还是有一部分成绩优秀,且不受父母外出的影响的学生,但这部分孩子比例较小,绝大部分孩子成绩有所下降,甚至发生厌学、辍学、逃学等现象。

  3、道德方面:留守儿童的品德得分为“优”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儿童,而得分为“差”的比例又明显高于其他学生。另外,留守儿童较其他学生来说,容易产生诸如违纪违规、小偷小摸,甚至违法的不良行为。

  4、安全方面:由于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因年老体弱等多种原因,无法认真行使对儿童的监护权,产生了多种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留守儿童自身行为失控, 走上违法犯罪, 甚至自杀轻生之路, 危及自己的人身和生命,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等。

  三、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涉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任何一方缺失或出现问题,都会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一)家庭教育缺失

  1、父母方面

  农村经济落后,父母迫于生计而外出打工。然而,他们或由于自身观念的影响,或因工作繁忙,不经常跟孩子联系,甚至对孩子的教育不闻不问,不负责任。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并缺少联系,缺乏温暖的家庭生活氛围,缺少正常的亲子交流与亲情关照,使孩子性格极易变得内向、孤僻与冷漠。或是父母由于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他们就采取简单的物质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的零花钱增加,极易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的陋习,导致孩子产生“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

  2、监护人方面

  一般来讲,农村留守儿童有三种监护方式:隔代监护、上代监护和同代监护。这三类监护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监护人责任不明。他们大多只是让孩子们吃饱穿暖,重身体、轻心理,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其次,监护人精力有限。监护人既要承担繁重的生产劳动,还要承担繁琐的家务事,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教育引导孩子,对于祖辈来说,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三,监护人能力不足。由于监护人时精力有限,没有时间教育孩子,而祖辈教育孩子的观念和方法又滞后,存在着放任自流的教育倾向,忽视了对孩子身心健康和人格塑造的培养。同时,这些祖辈多是文化素质较低的老年人,基本上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和进行文化、法制、卫生等方面的教育。

  (二)学校教育方面

  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制约,学校对留守子女的关注不够,教育措施不到位或是缺乏针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学校下拨经费紧张,教育设施简陋。二是学校没有开设适应留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相应课程。三农村学校师资普遍不强,教学质量不高,特别是近年来受“教育产业化”思潮的影响,优秀教师大量外流,农村教育质量进一步下降。四是应试教育的理念依然是开展素质教育的瓶颈。在许多地方,学生成绩的好坏是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评价的唯一标准,导致教育只重分数,不重德育。

  (三)社会教育影响

  农村文化、治安环境较差,加上地域广,管理难度大,出现了很多治安盲点,黑网吧,游戏厅及其他违法娱乐场所允许留守儿童随意进出,久而久之使一些孩子沾染上了不良习惯,还有一些留守儿童受社会上不法之徒的引诱、教唆、强迫等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四)政府投入方面

  政府财政投入过于集中城市,而对于农村投入则严重不足,导致农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各级地方政府想发展农村经济,鼓励农民外出务工,但对农民外出后所带来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却重视不够,没有把留守儿童问题纳入常规管理工作之内,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缺乏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四、改善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1、父母方面

  首先,定期联系。在外打工的父母,一定要关心子女的近况,坚持做到“四个一”—每周一个电话,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每学期与任课教师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其次,转变观念。父母应转变思想,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教育孩子只有努力学好知识,才能有更大的作为。

  2、监护人方面

  为提高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的家教意识和水平,建议建立留守儿童家教指导站或家长学校,有针对性地开设“临时托管家教知识培训班”,帮助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尤其是老年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注重在与孩子的思想沟通与情感交流中发挥家教作用。

  (二)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学校教育

  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各班级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学校统一部署管理。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父母及临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同时还应包括对该孩子的具体的教育计划和措施。

  班主任定期与父母取得联系,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对于一些留守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和暴露问题,要及时处理, 耐心的进行说服和教育;定期家访,定期举行监护人座谈会,交流教育留守儿童的经验教训,共同制定教育策略。

  开展“体谅父母”、“交往辅导”等活动,将心理咨询室引入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 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同时,教师应主动承担责任,全方位关心照顾孩子,要让他们融入大班级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

  (三)社会政府共同努力,营造良好教育氛围

  社会应纠正错误观念,对于留守儿童教育,改“差生”教育和“扶贫”教育为“特色”教育。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优势,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留守儿童、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彻底清理校园周边的游戏室、歌舞厅、网吧。广泛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坚决杜绝毒品、邪教侵入校园,常抓“扫黄打非”工作,整治向学生兜售有害卡通画册、淫秽书刊的不法现象。

  给予地方政府相应的财政拨款。加大财政收入,才能更好地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中管理, 弥补家庭教育的缺位,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的力度,为寄宿的留守儿童配备相应的生活、娱乐设施。

  建立并完善农村教育和监护体系,使之成为教育保障机制。成立关心“留守儿童”教育指导机构,结合“春蕾计划”,进一步深化和丰富“关爱留守儿童、争当爱心妈妈”或“代理妈妈”活动,组织动员各界妇女如女干部、女党员、三八红旗手、五好家庭户,担任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或“爱心妈妈”,通过她们来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健康、安全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这个特殊群体承担起更多的教育、关心和保护责任。

  “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单方面就可以处理好的。它既需要我们避免认识上的片面性,更需要在解决现实问题时构建立体式综合教育网络, 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 共同完成对孩子们的学业帮助、生活关怀和人格塑造。

  参考文献:

  [1]《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田景正,《农村教育》20066p15页。

  [2]《浅谈“留守儿童”教育》林艳,《现代教育科学》20064p13-14页。

  [2]《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王爱莲,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第六期p94-95页。

  [4]《人口变动对教育的影响》石人炳,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6月第一版。

  [5]《公共政策视野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熊亚,《农村教育》20071p86页。

  [6]《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陈丽丽,《观察与思考》20061p34

  [7]《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危姗姗,杨艳,《社会观察》20066p92-93页。

  [8]《关注农村留守孩子思想品德教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基》周长春,《科学中国人》200612p120页。

  [9]《关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http://lsrt.zwu.edu.cn/show.asp id=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