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作者】 古丽先•牙生

【机构】 新疆巴州和静县第八小学


【正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现代化教学装备的改革更新也走在了时代的前沿。电脑、网络、电子白板一并进入教室,成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很好的辅助手段。那么,怎样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起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呢?我认为应该是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特长,结合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扩展知识容量、开放教学空间这些特点,通过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最终形成完整的综合学科体系,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最佳的途径。

  下面笔者就从拼音、识字、阅读三个方面来阐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给语文课程带来的变化:

  一、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

  拼音教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过去我一般采用口授的方式,这样教师累,学生也感觉枯燥乏味。加上汉语拼音字母本身就比较抽象,所以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学好汉语拼音就成了一个不小的难题。鉴于此,根据所在学校信息技术的有利条件,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交互性等特点进行拼音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巧用信息技术,创设各种教学情境。

  在教学时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需求与兴趣。如教单韵母“ɑ”时,可用生活实际情景(如录像)导入:小芳感冒了,医生在给她做检查时要她张大嘴巴发出“ɑ”的声音。小芳发出了“ɑ”的声音。借此机会让小芳当“老师”,一起读“ɑ”的音。这样,从学生熟悉的事情着手,通过镜头的特写和反复等技巧,轻松掌握“ɑ”的读音,并根据鲜活的画面记住“ɑ”的字形。

  (二)运用信息技术,突破拼音教学难点。

  拼音教学中有一个难点就是单韵母 ü 和j q x 相拼时以及和y组成整体认读音节时省略两点的规则。因为学生直观思维强,看到juquexuanyue等音节时往往认为是jqxyu 交朋友。这里可以专设一个故事动画:字母ü和u是好朋友,可是每当他们碰到j ()妈妈、q()老师、x(西)奶奶、y()爷爷时,头上带着两个圆圆角的帽子的小ü总会很大胆地迎上前有礼貌地拖下帽子向他们问好;而小u却因为胆小,老是躲得远远的,从不上前去和他们打招呼。所以j q x y 特别喜欢小ü。在这个充满童趣的动画故事中,学生明白了j q x y 不和u 相交的规则以及和ü相拼时ü要省略两点的规则,同时也赋予了这个规则童真色彩和趣味性。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识字能力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一年级孩子好玩,百玩不厌,可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有选择地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二)运用信息技术,拓展识字面。

  利用多媒体识字,能帮助学生尽早学会识字方法, 解决了识字教学中最基础、最难突破、最重要的部分。为了使学生掌握字的结构,制作课件时要充分显示汉字的构字规律,在教学中很好体现形声字的特征。如教“马”字,可以列举出和它相近读音、相近字型的一组字,“妈,吗”等,每出现一个字,在大屏幕上就会出现与之相对应的图画,既形象又生动。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快就能找出这组字的异同点,学生就很容易的记住这些字,而且记得很深刻,以后也注意区分。学生逐渐地理解了这一识字方法,对识字就会越来越感兴趣,渐渐地就能自己去识字。

  三、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在用课件执教某些描写景物的文章时,既设计了配乐配画课文朗读,又有从网上下载的作者资料、图片,还有用FLASH动画制成的春景图,再加上实景拍摄的春色图,让学生醉入了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上课时,学生眼睛看着,耳朵听着,心灵感受着,多感官的刺激,声形并茂的形式,把学生带入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直观感受中,加深了理解和记忆。

  (二)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阅读感受,推进创新发展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增强了学习效果,丰富了课堂气氛。小学生阅历有限,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生动直观的内容感兴趣,抽象思维只有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培养起来。如《黄山奇石》一文,文中作者尽管非常生动地描写了黄山的各种形状的石头,但大多数学生没有游览过黄山,没有深切的感受,无法和作者产生共鸣。教师可以通过制作课件的形式,情境导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让如诗如画的情境,为学生领悟课文内容打下基础。再通过配乐朗读课文,学生能入景、入情地感知课文内容,对黄山奇石有个总体的印象,为自主学习课文铺好路。

  (三)运用信息技术加大课外阅读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如下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显然这是个不低的要求。让学生把大量的课外书籍都买回家是不现实的,信息技术中的电子图书库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读课外书难的问题。

  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恰当应用计算机并将其融入现有课程,吸引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此外,教师要与同行合作交流,鼓励教师在培训中、培训后以小组解决问题、相互交流、做新课和讨论的方式学习,在现有课程基础上改进教学,提高教学。